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打结器近日通过实地测试,压捆机成捆率大于99%,高于98%的国际标准,而价格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业内人士预计,批量生产后将减少农民购机投入,普及秸秆打捆,提升农耕效率,对降低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秸秆实际上是一种廉价环保的生物资源,不仅可作为饲料,还能作为液化发生灶的原料。以前每到秋收季节,京津冀地区因秸秆焚烧带来的雾霾锁城令人印象深刻,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使用秸秆捡拾打捆机,其核心部件是打结器,而我国一直以来都依赖进口。因价格高,投入大,农民们多选择焚烧秸秆,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所239厂打结器项目研发组组长、主任设计师王彬介绍,打结器多年来依赖进口,是因为在200毫米见方的小部件里就有29个零件,开发设计难度大。239厂自2012年8月启动打结器研制项目,经过多次研发试验,研发人员将打结器的制造工程从五轴加工降到三轴,利用专配刀具、卡具和工装,将成本控制在进口价格的一半,产品也逐步完善。
今年9月27日至10月5日,项目组在河南安阳进行大田打捆测试结果显示,装有国产打结器的打捆机展现出99%的成捆率,高于98%的国际标准,成结率大于99.5%。随后的多次试验也证明,无论是打捆效果还是工作强度,国产打结器都达到了国际标准。
据专家介绍,质优价廉的打结器国产化可以降低整机成本,减少农民购机投入,将带来农业秸秆打捆普及,提升农耕效率,最终能降低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