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8日。厄瓜多尔首都基多。
当洪亮的“准备就绪,可以发电”的报告声响起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共同按下启动按钮,辛克雷水电站八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这标志着中国电建承建的厄瓜多尔“第一工程”圆满竣工,为该国送去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像这样被历史定格的耀眼一幕,在中国电建集团“走出去”的征程中频频闪现。目前,中国电建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的57个国家共跟踪项目1,469个,在其中38个国家设有75个代表处或分支机构,正在执行着321个工程项目。
该公司董事长晏志勇说:中国电建立足于“懂水熟电,擅规划设计,长施工建造,能投资运营”的独特优势,制定了“国际业务集团化、国际经营属地化、集团公司全球化”三步走的国际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集成式”走出去,目前拥有全球50%的水利水电建设市场份额,在全球电力和新能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EPC工程建设、矿产投资等领域也取得了优异的业绩,国际业务营业收入实现了多年连续增长。
“一带一路”建设,拉近了世界各国的空间和距离,也搭建了一个全球共享的盛大舞台。中国电建集团以电力建设(规划、设计、施工等)位居全球行业第一的能力和业绩,在这个舞台上倾情奉献,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动的新动能。
战略契合 优势突出 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
世界因交流而多彩,经济因互补而共赢。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大倡议,体现了中华民族“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追求,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认同和关注。
而作为较早布局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中国电建的企业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高度契合。公司在海外精耕细作30多年,早在2006年就确立了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多年征战国际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营销和项目实施经验。
在主营业务方面,中国电建在能源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业务占总业务量的三分之二,与“一带一路”高度契合。同时,国际业务范围大都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覆盖区域与“一带一路”建设高度契合。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电力建设企业,中国电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先发优势,自旗下子企业水电十一局1964年承建几内亚金康水电站,最早一批“走出去”以来,公司海外业务不断发展,在全球设立了6个区域总部,在101个国家设立有173个驻外机构,在11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性业务,在89个国家执行1207项EPC工程总承包或施工承包类项目合同。
围绕国际业务集团化,中国电建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深度整合内部海外资源,坚持战略规划、品牌管理、市场布局和营销、履约监管、风险防范“五统一”原则,聚指成拳、组建航母、编队出海。优化配置国际业务管理团队和业务人员,形成了一支懂技术、会商务、语言好、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端国际化商务人才队伍和技能熟练、工种齐全、能征善战的海外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强化与国内外知名工程企业、金融机构、设计商、设备供应商、物流商、咨询机构合作,与项目所在国政府机构、业主、投资商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中国电建紧跟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布局,深耕“一带一路”重点国别市场,国际经营在多个领域不断突破。重大项目上,成功中标中老铁路IV、V标段,雅万高铁获得承建第一区段授标函,成功签署东南亚最大港口项目马六甲海峡皇京港MOU。业务领域上,签署了非洲区域迄今装机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尼日利亚希罗罗300MW电站,集团海外第一个抽蓄项目——以色列克卡夫·哈亚邓340MW电站,集团海外合同额最大的供水项目——津巴布韦昆兹韦—穆薛米大坝哈拉雷供水项目。项目集群上,在孟加拉推动投资、承包项目金额超过百亿美元,在装备制造、可再生能源、火电、水利和水务工程五大领域签订了多个项目协议。海外控股装机达到300万千瓦,投产装机85万千瓦。
目前,中国电建海外业务占公司总业务的三分之一,形成了以水利、电力建设为核心,涉及公路和轨道交通、市政、房建、水处理等领域综合发展的“大土木、大建筑”多元化市场结构,形成了以亚洲、非洲国家为主,辐射美洲、大洋洲和东欧等高端市场的多元化格局,搭建起了遍布全球的市场营销网络。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一大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工程,在中国电建全新的国际姿态推进下,树立了良好的中国品牌,成为闪亮世界舞台的“中国名片”:
拥有世界最长大坝的苏丹麦洛维大坝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125万千瓦,相当于苏丹全国现有装机容量的2倍以上,灌溉了尼罗河两岸方圆400平方公里的土地,惠及400万苏丹人民。
我国首个援外大型河流规划技术合作项目——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河综合规划项目,不仅是哥伦比亚首次开展河流综合规划,而且成为了两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双边合作,彰显了流域开发对区域经济转型的战略性支撑作用。
厄瓜多尔历史上外资投入金额最大、规模最大的水电站项目——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合同额23亿美元,总装机容量达150万千瓦,建成后将满足该国1/3人口的用电需求。
中国承包商在沙特首个独立承担的EPC工程——沙特拉比格火电项目,是中东单机容量最大燃煤电站,帮助我国电站EPC总承包商首次打破欧美、日韩企业垄断局面,进入沙特高端市场,拉动了10亿美元以上的国产设备和材料出口。
我国首个境外工程“鲁班奖”项目——伊朗塔里干水利枢纽工程,充分体现了我国首个卖方信贷工程的意义,利用进出口银行向业主提供的85%融资,实现了商业模式上的巨大创新。
2016年,中国电建国际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7.11%;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4%。中国电建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在ENR全球排名第11位,位列中国公司第二;国际设计咨询业务在ENR全球排名第27位,位列中国公司第一;在电力工程建设和电力设计咨询两个领域继续双双位列全球第一。
晏志勇说,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是未来中国电建发展的“新常态”。当前,中国电建集团正在充分发挥“懂水熟电,擅规划设计,长施工建造,能投资运营”的独特优势,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参与国际行业竞争和全球资源配置与分工合作。
高端切入 规划先行 集成全产业链优势“编队出海”
车窗外,广袤的褐色滩涂布满泥沙和碎石,大片盐碱地荒无人烟,只有稀疏的骆驼刺在风沙中倔强生长。
从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向东出发,汽车经过两个小时颠簸,便来到了阿拉伯海滨的巴哈伯尔地区,中国电建投资开发的大沃风电项目就位于这里。2015年4月,在中巴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大沃风电项目成功举行开工仪式。2016年1月,风电场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
该项目是中国电建坚持高端切入、规划先行结出的硕果之一。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规划,为目的国研究制定问题解决的总体方案,彻底改变了过去就是为了“拿项目”、一切跟着所谓项目信息的“云”在跑的做法。针对发展中国家多为在严重短缺的情形下急于应急建设,因缺乏统筹规划,可能因当前的应急不当而给未来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障碍的情况,中国电建充分发挥理念和技术的优势,主动甚至免费为目的国政府提供咨询服务,为其研究编制国家或区域的行业发展规划。
对此,晏志勇总结为:“施工承包是‘追云’,而规划设计则是‘造云’。中国电建今后要在海外实现更大发展,需要走出一条规划设计先行,带动建筑施工传统业务的新路子。”
巴基斯坦全国日均电力缺口为400万千瓦时,夏季用电高峰时期日均电力缺口高达750万千瓦时,已成为制约该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巴政府迫切希望改善目前主要靠重油发电的能源结构,希望依托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增加电力供应。中国电建根据巴方需求,为其量身定做了“中巴经济走廊”能源规划,大沃风电项目是其中之一。
规划还包括了卡西姆港燃煤应急电站项目。2015年4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纳瓦兹•谢里夫的见证下,中巴双方签署了项目主要投资协议,包括《实施协议》《购电协议》和《土地租赁和港口服务协议》,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落地。
在创新合作方式和商业模式,实现互利共赢方面,中国电建积极加强与当地上下游企业的合作,通过联营体、联合体等多种方式发挥各自在技术、管理、行业、资金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创新使用EPC+融资、BOT、BOO、BOOT、PPP、IPP等多种商业模式,主动适应和解决当地市场开发对投融资的需求,实现从传统承包商向投资商和运营商的转变。
卡西姆电站首次尝试了混合所有制投资形式,由中国电建和卡塔尔王室的AMC公司,分别按照51%和49%的比例出资建设。中国电建协同集团内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设备修造、监理监测、维护管理等优势资源,实现了以海外投资为龙头,带动集团业务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走出去”。使中方优质产能与当地资源实现了对接,为缓解巴基斯坦电力短缺开辟了新途径。巴政府也提供了相对优惠的电力价格,使该电站成为互惠互利的产能合作示范项目。
高端切入,规划先行,为当地政府提供更好统筹当前应急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同时又使其体验到更加负责任的中国企业提供的所急需的具有战略价值的服务,进而增强了对中国企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同时,可以系统了解该国家行业发展需求、发展条件、发展计划,进而使中国电建在这个国家的发展布局、市场开发、选择获得有效项目等更具有针对性、目标性和有效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根据结合该国家的需要和能力,结合我国装备的特性,使之能够较好地融合,进而通过EPC工程总承包或建议采用为我国装备“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中国电建受我国有关部门、机关或有关国家的委托,开展“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别市场的电网规划、能源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研究,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有30多个国家或其所属的区域的能源电力、水利水电、新能源等发展规划。其中包括中巴经济走廊能源规划、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能源合作研究、东盟地区互通互联研究、中缅电力合作总体规划、南海区域风能、光能规划及示范项目研究等。
技术先进 质量优良 打造中外能源合作的新标杆
电力能源工程,百年大计,千秋伟业。
中国电建倾情建设的一座座电站,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一带一路”上,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动力,也成为中外能源合作的新标杆。
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高山国家,一个充满了宗教色彩的神秘国度。由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装机容量只有2×2.5万千瓦,跟国内诸多电站相比,它不过是个“小工程”。
但这个“小工程”,为严重缺电的尼泊尔贡献了超过5%的发电量。水电资源丰富的尼泊尔长年处于电力严重短缺的状况,目前全国装机容量只有80多万千瓦。虽然投资空间很大,但由于尼泊尔是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基础设施水平极为落后,所以,项目建设殊为不易。多年来,外国公司和个人承担开发的尼泊尔水电项目虽多,但交付日期一拖再拖。
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水电站中国电建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了。就在距离中国电建上马相迪项目20公里处,一家德国企业开发建设的规模相当的水电站,耗费了近9年时间才发电。
这得益于中国电建拥有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的技术和能力,在水利水电方面居世界领先,在火电、电网和新能源方面为世界先进。该公司坚持所有承担的规划、设计、EPC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项目,不论大小,都必须达到“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的基本要求,这是每一个工程项目不可逾越的底线。
质量优良的不仅是尼泊尔电站,中国电建采用中国规范、技术标准设计建造的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竣工移交,经受住了7.8级大地震考验,在南美树立起了“中国标准”;全面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和设备的埃塞阿达玛风电二期工程顺利移交;弗罗茨瓦夫防洪工程成为中国公司在波兰基建领域第一个竣工项目;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进展顺利;喀麦隆麦维莱水电站和科特迪瓦苏布雷水电站工期好于计划,赢得两国政府高度赞扬。
去年,凭借优良的工程质量,中国电建赞比亚卡里巴北岸水电站扩机工程、老挝南俄5 水利水电工程、马里费鲁水利水电工程、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工程等4个项目获得中国境外工程鲁班奖;加纳布维水电站荣获了加纳国家 2013 年度能源建设工程奖、2014 年度卓越工程奖和2015年度工程实施方案奖。
2004年以来,中国电建在海外承担的火电、水电、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总的装机容量达到1.1亿千瓦,没有发生任何重大问题,在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国电建同样秉承着“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的严格标准。全长142公里的雅加达至万隆高铁,是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市至泗水市高速铁路项目的第一段,设计运行时速每小时350公里,计划3年建成通车。
自2015年3月印尼总统佐科维到访中国并签署中印雅万高铁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中国电建积极参与前期工程,中印双方仅用10个月时间就实现从蓝图到开工的重大突破,创造了全球罕见的“高铁速度”。
马其顿是个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为加快融入欧盟一体化,马其顿政府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底,中国电建与马其顿国家公路公司正式签署欧洲八号走廊KO公路和东西走廊MS公路总承包合同。
为建好这项马其顿30年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中国电建创新管理,针对两条公司不同的特点,采取了“隧洞自营”和“路面自营”两套各有特色的管理模式,马其顿交通部部长和公路局局长在视察项目施工现场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国电建承建的肯尼亚内罗毕-锡卡公路,是东非首条高速公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中国路”;建设的安哥拉本格拉体育场是非洲杯足球赛主场馆;建设的利比亚祖瓦拉滨海景观工程,实现城市与海洋的有机融合……
在为“一带一路”建设设计建造优质项目并提供优质服务,更好满足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中国电建注重发挥中国制造的机电设备的优势,积极推动中国设备“走出去”。目前在合同范围内,共促成了约240亿美元的中国机电设备出口。
扎根当地 履行责任 用大国情怀谱写友谊篇章
“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改善一方环境,传承一方文化,培养一批新人。”这是中国电建国际业务的初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绵延千里、植被茂密、风景优美的老挝北寮群山,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南欧江流域梯级电站,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电建集团暨股份公司董事长晏志勇在接受央视《焦点访谈》栏目采访时说:“在南欧江梯级电站的规划中,我们对它原来有的计划进行了研究,对它的规划方案进行了调整。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原居民的搬迁,尽量减少土地特别是耕地的淹没。”
“三个尽量”,体现了中国电建“注重环保,绿色发展”的理念。该项目通过“一库七级”的设计,合理开发水能资源,通过全周期的环保管理和移民生计布局,对当地生态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水电站建成对调节流域内季节性旱涝,提高下游防洪能力,保证下游农田水利灌溉,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个一百亩“电建稻田”的故事,每当老村长讲起这个故事,都会伸出大拇指,由衷地说一声:POWERCHINA,very good!这是因为中国电建把原本用来修建营地的100亩稻田,经过反复讨论后,修改了设计专门为村民保留下来,还专门修建了水泥灌溉沟,确保稻田旱涝保收,而营地刚修建到了附近的半山坡上。老村长感动地把这块稻田叫做“电建稻田”。
真诚合作、开明互通、互利共赢,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电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更是把这份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坚定不移地推动“属地化”经营,扎根当地,把他乡当作故乡。
在西非中部的赤道几内亚,中国电建帮助建成了该国第一座水电站——吉布洛水电站,实施了惠及百万赤几人民的大陆电网新建和改造工程,彻底结束了赤几靠燃油发电的历史。
根据赤几没有电力技术培训学校的实际情况,中国电建向赤几政府捐赠126万欧元,建成了赤几唯一的一所电力技术培训学校。
玻利维亚,是一个旱灾频发的国度。密西库尼水库位于科恰班巴市北部平均海拔37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蓄水量约1.54亿立方米,承担着科恰班巴市的供水重任,可谓当地的“生命工程”。该工程前后推动了25年未实施完成,中国电建到来后,仅用3年时间就全部建成。
近日,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出席开闸送水仪式,他亲自按下闸门启升控制按钮,水库开始以每秒450升的流量向科恰班巴市区供应饮用水,多年存在的干旱、缺水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项目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再次为中国电建在南美区域市场赢得了口碑,也成为中玻国友好合作的又一个真实案例。
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有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就是当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中国·印尼友谊村。
2004年2月24日,苏门答腊岛北部的印度洋海域发生8.7级地震,地震引发大海啸,23万人遇难,50万人无家可归。中国电建迅速伸出援助之手,开展大规模的海外援助行动,帮助印尼人民重建家园。
中国电建承建中国·印尼友谊村,是中国民间帮助印尼灾后重建,援建的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占地22.9公顷,606套标准砖混结构住房,和各种配套设施。
中国·印尼友谊村的设计完全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在房屋安全、抗震、隔热方面均优于亚齐重建委员会要求的标准。当地白蚁多,为了防止白蚁蛀房,施工人员将施工用的所有木料都刷上防蚁药水和沥青;当地雨水大,工程人员增加了屋檐的宽度,这样就是下暴雨也不会淋进屋内,工程人员还增加了百叶窗,让房屋更加透气。
“中国.印尼友谊村”不仅建筑质量上乘,同时也是一项环保工程,工程没有使用一块由土烧制的红砖,而是全部采用水泥砖,保护了当地的土地资源。
建好项目,融入当地的同时,与项目属地国分享先进的工程技术,是中国电建始终坚持的“大国情怀”。
安哥拉加纳布维项目开工以来先后对6000多当地雇员进行了分工种、分批次的培训;赞比亚卡里巴项目在5年间累计雇佣及培训当地人1882名,有735人成长为技术骨干,同时一批表现优秀的技术骨干还被推荐到中国电建的其他在建项目工作;马里费鲁项目累计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举办各类施工机械操作、施工安全知识等培训700余班次;加蓬布巴哈工程建设期间,雇佣的当地员工超过4000人……
中国电建巴基斯坦卡西姆燃煤电站面向当地招聘100名运维工作人员,结果有来自各大名牌大学的16000名巴基斯坦应届毕业生报名,竞争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了中国的公务员考试。
目前,中国电建在海外的中国员工约3万人,聘用的项目所在国或第三国员工约7万人,间接为项目所在国提供20多万个就业岗位,有效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中外员工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共同谱写了中外友谊的美好篇章。
“一带一路”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潮流,承载着沿途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它为中国企业,也为中国企业“走进去”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互利互信、共享共赢,拉近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距离,将推动中外互联互通、务实合作,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漫漫丝路,泽惠千年。这是回荡在世界舞台上空的大国之声,铿锵有力,影响深远。中国电建将搭乘“一带一路”建设的高速列车,与相关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撑和动力支持,搭建起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的桥梁,让“一带一路”成为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发展之路、友谊之路。
同时,可以系统了解该国家行业发展需求、发展条件、发展计划,进而使中国电建在这个国家的发展布局、市场开发、选择获得有效项目等更具有针对性、目标性和有效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根据结合该国家的需要和能力,结合我国装备的特性,使之能够较好地融合,进而通过EPC工程总承包或建议采用为我国装备“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目前,中国电建受我国有关部门、机关或有关国家的委托,开展“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别市场的电网规划、能源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研究,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有30多个国家或其所属的区域的能源电力、水利水电、新能源等发展规划。其中包括中巴经济走廊能源规划、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能源合作研究、东盟地区互通互联研究、中缅电力合作总体规划、南海区域风能、光能规划及示范项目研究等。
技术先进 质量优良 打造中外能源合作的新标杆
电力能源工程,百年大计,千秋伟业。
中国电建倾情建设的一座座电站,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一带一路”上,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动力,也成为中外能源合作的新标杆。
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高山国家,一个充满了宗教色彩的神秘国度。由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尼泊尔上马相迪A水电站,装机容量只有2×2.5万千瓦,跟国内诸多电站相比,它不过是个“小工程”。
但这个“小工程”,为严重缺电的尼泊尔贡献了超过5%的发电量。水电资源丰富的尼泊尔长年处于电力严重短缺的状况,目前全国装机容量只有80多万千瓦。虽然投资空间很大,但由于尼泊尔是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基础设施水平极为落后,所以,项目建设殊为不易。多年来,外国公司和个人承担开发的尼泊尔水电项目虽多,但交付日期一拖再拖。
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水电站中国电建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了。就在距离中国电建上马相迪项目20公里处,一家德国企业开发建设的规模相当的水电站,耗费了近9年时间才发电。
这得益于中国电建拥有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的技术和能力,在水利水电方面居世界领先,在火电、电网和新能源方面为世界先进。该公司坚持所有承担的规划、设计、EPC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项目,不论大小,都必须达到“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的基本要求,这是每一个工程项目不可逾越的底线。
质量优良的不仅是尼泊尔电站,中国电建采用中国规范、技术标准设计建造的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竣工移交,经受住了7.8级大地震考验,在南美树立起了“中国标准”;全面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和设备的埃塞阿达玛风电二期工程顺利移交;弗罗茨瓦夫防洪工程成为中国公司在波兰基建领域第一个竣工项目;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进展顺利;喀麦隆麦维莱水电站和科特迪瓦苏布雷水电站工期好于计划,赢得两国政府高度赞扬。
去年,凭借优良的工程质量,中国电建赞比亚卡里巴北岸水电站扩机工程、老挝南俄5 水利水电工程、马里费鲁水利水电工程、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工程等4个项目获得中国境外工程鲁班奖;加纳布维水电站荣获了加纳国家 2013 年度能源建设工程奖、2014 年度卓越工程奖和2015年度工程实施方案奖。
2004年以来,中国电建在海外承担的火电、水电、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总的装机容量达到1.1亿千瓦,没有发生任何重大问题,在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国电建同样秉承着“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的严格标准。全长142公里的雅加达至万隆高铁,是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市至泗水市高速铁路项目的第一段,设计运行时速每小时350公里,计划3年建成通车。
自2015年3月印尼总统佐科维到访中国并签署中印雅万高铁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中国电建积极参与前期工程,中印双方仅用10个月时间就实现从蓝图到开工的重大突破,创造了全球罕见的“高铁速度”。
马其顿是个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为加快融入欧盟一体化,马其顿政府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底,中国电建与马其顿国家公路公司正式签署欧洲八号走廊KO公路和东西走廊MS公路总承包合同。
为建好这项马其顿30年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中国电建创新管理,针对两条公司不同的特点,采取了“隧洞自营”和“路面自营”两套各有特色的管理模式,马其顿交通部部长和公路局局长在视察项目施工现场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国电建承建的肯尼亚内罗毕-锡卡公路,是东非首条高速公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中国路”;建设的安哥拉本格拉体育场是非洲杯足球赛主场馆;建设的利比亚祖瓦拉滨海景观工程,实现城市与海洋的有机融合……
在为“一带一路”建设设计建造优质项目并提供优质服务,更好满足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中国电建注重发挥中国制造的机电设备的优势,积极推动中国设备“走出去”。目前在合同范围内,共促成了约240亿美元的中国机电设备出口。
扎根当地 履行责任 用大国情怀谱写友谊篇章
“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改善一方环境,传承一方文化,培养一批新人。”这是中国电建国际业务的初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绵延千里、植被茂密、风景优美的老挝北寮群山,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南欧江流域梯级电站,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电建集团暨股份公司董事长晏志勇在接受央视《焦点访谈》栏目采访时说:“在南欧江梯级电站的规划中,我们对它原来有的计划进行了研究,对它的规划方案进行了调整。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原居民的搬迁,尽量减少土地特别是耕地的淹没。”
“三个尽量”,体现了中国电建“注重环保,绿色发展”的理念。该项目通过“一库七级”的设计,合理开发水能资源,通过全周期的环保管理和移民生计布局,对当地生态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水电站建成对调节流域内季节性旱涝,提高下游防洪能力,保证下游农田水利灌溉,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平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个一百亩“电建稻田”的故事,每当老村长讲起这个故事,都会伸出大拇指,由衷地说一声:POWERCHINA,very good!这是因为中国电建把原本用来修建营地的100亩稻田,经过反复讨论后,修改了设计专门为村民保留下来,还专门修建了水泥灌溉沟,确保稻田旱涝保收,而营地刚修建到了附近的半山坡上。老村长感动地把这块稻田叫做“电建稻田”。
真诚合作、开明互通、互利共赢,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电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更是把这份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坚定不移地推动“属地化”经营,扎根当地,把他乡当作故乡。
在西非中部的赤道几内亚,中国电建帮助建成了该国第一座水电站——吉布洛水电站,实施了惠及百万赤几人民的大陆电网新建和改造工程,彻底结束了赤几靠燃油发电的历史。
根据赤几没有电力技术培训学校的实际情况,中国电建向赤几政府捐赠126万欧元,建成了赤几唯一的一所电力技术培训学校。
玻利维亚,是一个旱灾频发的国度。密西库尼水库位于科恰班巴市北部平均海拔37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蓄水量约1.54亿立方米,承担着科恰班巴市的供水重任,可谓当地的“生命工程”。该工程前后推动了25年未实施完成,中国电建到来后,仅用3年时间就全部建成。
近日,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出席开闸送水仪式,他亲自按下闸门启升控制按钮,水库开始以每秒450升的流量向科恰班巴市区供应饮用水,多年存在的干旱、缺水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项目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再次为中国电建在南美区域市场赢得了口碑,也成为中玻国友好合作的又一个真实案例。
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有一道靓丽的风景,那就是当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中国·印尼友谊村。
2004年2月24日,苏门答腊岛北部的印度洋海域发生8.7级地震,地震引发大海啸,23万人遇难,50万人无家可归。中国电建迅速伸出援助之手,开展大规模的海外援助行动,帮助印尼人民重建家园。
中国电建承建中国·印尼友谊村,是中国民间帮助印尼灾后重建,援建的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占地22.9公顷,606套标准砖混结构住房,和各种配套设施。
中国·印尼友谊村的设计完全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在房屋安全、抗震、隔热方面均优于亚齐重建委员会要求的标准。当地白蚁多,为了防止白蚁蛀房,施工人员将施工用的所有木料都刷上防蚁药水和沥青;当地雨水大,工程人员增加了屋檐的宽度,这样就是下暴雨也不会淋进屋内,工程人员还增加了百叶窗,让房屋更加透气。
“中国.印尼友谊村”不仅建筑质量上乘,同时也是一项环保工程,工程没有使用一块由土烧制的红砖,而是全部采用水泥砖,保护了当地的土地资源。
建好项目,融入当地的同时,与项目属地国分享先进的工程技术,是中国电建始终坚持的“大国情怀”。
安哥拉加纳布维项目开工以来先后对6000多当地雇员进行了分工种、分批次的培训;赞比亚卡里巴项目在5年间累计雇佣及培训当地人1882名,有735人成长为技术骨干,同时一批表现优秀的技术骨干还被推荐到中国电建的其他在建项目工作;马里费鲁项目累计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举办各类施工机械操作、施工安全知识等培训700余班次;加蓬布巴哈工程建设期间,雇佣的当地员工超过4000人……
中国电建巴基斯坦卡西姆燃煤电站面向当地招聘100名运维工作人员,结果有来自各大名牌大学的16000名巴基斯坦应届毕业生报名,竞争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了中国的公务员考试。
目前,中国电建在海外的中国员工约3万人,聘用的项目所在国或第三国员工约7万人,间接为项目所在国提供20多万个就业岗位,有效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中外员工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共同谱写了中外友谊的美好篇章。
“一带一路”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潮流,承载着沿途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它为中国企业,也为中国企业“走进去”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互利互信、共享共赢,拉近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距离,将推动中外互联互通、务实合作,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漫漫丝路,泽惠千年。这是回荡在世界舞台上空的大国之声,铿锵有力,影响深远。中国电建将搭乘“一带一路”建设的高速列车,与相关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撑和动力支持,搭建起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的桥梁,让“一带一路”成为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发展之路、友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