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4月成功控股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后,在金融领域“四处出击”的中国石油日前又有了新动作:公司将在重庆发起设立一家注册资本金为60亿元的金融租赁公司,力争年内挂牌,面向全国开展相关业务。
中国银行协会金融租赁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庄华告诉记者,如果中国石油此举成行,这将是自2000年《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国内第一家“由制造适合融资租赁交易产品的大型企业”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它将促使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主体更加多元化,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优势突出
自《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并开展第一批金融租赁公司试点以来,“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成为行业的“主力军”,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先后组建金融租赁公司,他们凭借雄厚的资金优势独占鳌头。第一批试点的“银行系”租赁公司不约而同地把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制造业定位为目标市场。不过,因为设备资源的缺乏,有大量资金却“无飞机可租”的尴尬局面让金融大佬们的租赁公司很快陷入困境。
毫无疑问,“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盲点正是中国石油这类设备厂商的优势所在。据了解,中国石油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至少在集团内部以下几个方面有用武之地:一是为急需购买设备但资金不足的内部企业提供设备租赁,二是为购买石油生产设备的外部企业提供设备租赁,三是为中国石油建设的加油站、油田、钻探等业务部门提供特种设备租赁。
对于这些业务,中油财务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表示:“中国石油之所以进入金融租赁行业,是因为集团内部巨大的潜在需求和市场空间,有助于成员企业间形成多赢互利的局面。”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宋国良博士表示:“与‘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资金优势相比,中国石油在业务方面有着更大的优势。”他的观点来自这样一组数据:目前中国石油拥有主要制造企业35家左右,其中专业制造企业6家,油气田制造企业20家,炼化制造企业7家,以及东方物探和中油测井公司,此外还有一些小型修造厂。去年装备制造板块实行专业化重组以来,中国石油在装备制造领域的发展可谓“更上一层楼”。2010年,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务有望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以上,2015年达到1000亿元以上。
不过更重要的优势在于,作为厂商,中国石油能更加明确地了解承租人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合适而且专业的设备产品以及有效的服务,这是“银行系”金融公司无法企及的。“虽然中国石油在金融租赁行业是一个新成员,但它很可能凭借得天独厚的设备优势和专业优势成为这个行业的后起之秀。”业内人士这样分析。
双赢模式
“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在设备生产方与需求方间搭起桥梁,从而有助于设备生产方卖出产品,使缺少资金的设备需求方得到设备的使用权,而金融租赁公司自身获得稳定的现金流(租金)。”中油财务公司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据悉,我国融资租赁业资产回报率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国际上为12%~16%,而我国比其高出1倍之多。
在低油价下,中国石油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由它负责的中俄管道、中缅管道等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中国石油总经理蒋洁敏年初曾表示,公司今年将需要融资1000亿元。
此外,据国际能源署预测,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全球油气生产投资将减少21%,这必然导致石油、石化设备的大量闲置,中国石油企业也不例外。这对三大石油公司的装备制造业务造成了严重影响。
要解决这些问题,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无疑是有效途径之一。“金融租赁最大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而且可以盘活固定资产,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宋国良表示。
当然,受益更多的还有作为承租人的众多中小型企业。在当前我国扩大内需促增长、解决信贷难题特别是中小企业信贷难题之时,金融租赁被认为是解困金融危机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石油金融租赁公司的出现可谓正当其时。安徽芜湖禾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艳娟表示:“金融租赁业务非常适合我们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不要抵押或担保,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财务成本,而且还款期限相对较长,租金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来分期支付,大大减轻了企业的日常资金压力。”
此外,中国石油的加入也将进一步推进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监管制度的完善。庄华认为:“厂商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和‘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竞争与合作模式等方面有诸多不同的地方,加之相关政策有待健全,基于此,中国石油设立金融租赁将对银监会的监管提出更大的挑战。”
金融布局
对于一个立志于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企业而言,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只是中国石油打造强势金融板块的动作之一。其实,仔细梳理中国石油在金融板块的种种举动,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石油的勃勃雄心。
早在1995年,中国石油就成立了非银行金融机构——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财务公司之一。在保险领域,中国石油与意大利忠利保险合资成立了中意人寿保险公司和中意财产保险公司。
而对于最传统的金融领域银行业,中国石油同样“不甘寂寞”。今年4月27日,中国石油成功收编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并将其改名为昆仑银行,目标是建成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国际化银行。
很显然,有了金融杠杆,中国石油不仅为自己融资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增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可以分散经营风险。交银国际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贺炜认为,金融和能源手段双管齐下,将为中国石油的海外并购和贸易结算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不仅如此,4月29日,中国石油还与工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相比中国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也都在金融领域积极耕耘。中石化分别持有阳光财产保险公司和安邦财产保险公司各20%的股份。而中海油旗下金融板块门类则更为齐全,已经囊括信托、保险、基金等领域,旗下有财务公司、中海信托、自保公司、投资控股、中海基金、海康保险等公司。
能源企业的金融化倾向并非中国独有,国际上的石油巨头也多是金融业务运作的老手。“在金融业主导全球经济的今天,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不可避免,中国也有必要把能源金融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来操作,构建中国新能源金融体系,促使能源企业转变发展方向。”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