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时,国内首个民营石油仓储转运项目却陷入“难产”状态。
近日有消息称,由浙江富商鲁冠球领导的民营企业万向集团投资的万向舟山石油转运项目,由于工程进展缓慢,距投产至少还要两年时间。
这一项目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岙山岛,总投资55479万元。项目包含5万吨级、5000吨级、3000吨级和1000吨级成品油泊位各1个,以及总罐容57万立方米的储油罐等配套设施,设计年通过能力660万吨。
按照万向集团的工程进度计划,该项目应于今年6月30日竣工。
但4月中旬的一天,本报记者在岙山岛该项目工地看到,濒海的浅水中孤零零地矗立着几座引桥桥墩,偌大的工地工人很少,工程机械凌乱地停放在空场中,看不出即将竣工的迹象。
“工程进度缓慢主要源于万向对项目前景有所疑虑。”舟山市成品油协会名誉会长贝璐国4月20日对本报记者说。
在他看来,在传统的国有石油垄断体制下,万向不是“石油圈里人”,在资源、市场、人才储备等方面都受到限制。为了保证项目的盈利性,该公司延缓项目进程可以理解。
万向集团一位内部人士透露,按照最近的工程进度安排,这个项目将于明年5月1日前竣工。
万向集团官方拒绝就此事置评。
岙山困局
岙山岛位于舟山群岛东南。从岛上岙山村一个名叫“小后岸”的居民点驱车10分钟,即到达位于岙山岛东北角狗头颈的万向舟山石油基地。
2004年后,万向集团向舟山市政府申请并获得这块土地的使用权。这里毗邻中化集团旗下中化兴中石油转运公司新建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舟山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这个项目由万向集团旗下万向资源有限公司(简称万向资源)和万向控股的浙江远洋渔业集团共同投资,项目占地690亩,占用岸线1.3公里。为了筹建、运营这个项目,万向资源2004年在舟山注册成立了万向石油储运舟山有限公司(简称万向舟山),注册资本金2亿元。
按照2008年定下的时间表,这个项目将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启动,2009年7月1日开始工程的生产准备工作,2010年6月30日建成投产。
“现在只完成了场地的三平一整,5万吨级的码头建设才刚刚开始。原来负责这个项目的万向资源副总裁陈曦林、万向舟山总经理赵九州都已离职,新的负责人还没有上任。项目肯定无法按期完工了。”有知情人士说。
在他看来,工程进度延缓,主要缘于这个项目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因此万向集团经常变换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并不断更改项目进度计划书。
“2004年曾设想利用油运仓储设施为平台,打通国内外石油进出口渠道,从而迅速实现打入国内石油市场的目的。但由于项目批文迟迟未能获得,而中石化、中石油的油运仓储设施已逐渐完善,万向又将目标转向石油储备领域。2008年国际油价暴跌后,国内石油需求出现暂时过剩,万向高层又开始怀疑项目的盈利前景。”
于是2008年后,万向舟山只是在狗头颈进行了炸山、炸礁工作,最近又上马了5万吨级码头的引桥工程,“最近公司内部调整了工程进度计划,希望码头、罐区实现整体投产,按照最新计划,项目应在明年5月1日前竣工”,有万向集团内部人士透露。
多次犹疑,可能使万向舟山项目错过了良机。与它一墙之隔的中化兴中石油转运公司抓住中国石油进口的狂潮,实现了迅速扩张,目前不但拥有了国内最大的196万立方米油品罐区,还有两座可靠泊30万吨级油轮的大码头。石油转运量在2009年飙升至约2200万吨。
“目前舟山市政府未考虑过要收回万向在岙山圈定土地的使用权,因为这个项目符合我们的城市发展规划。市里期望万向能加快工程进度。”贝璐国说。
艰难的“闯入者”
万向舟山石油基地一直是国内各界关注的“黄金项目”,不仅因为“万向”、“石油业”这些关键词十分耀眼;更重要的是,岸线是不可再生资源,尤其在炼油产能密集的华东地区,油码头将拥有广阔的潜在市场。
岙山岛是舟山群岛水运条件最好的岛屿之一。此前岛上有三个自然村,随着中化兴中石油转运公司、舟山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和万向舟山基地的落户,岛上现只剩下一个自然村,再也没有可供开发的土地。“我们很佩服鲁冠球的眼光,”有中化集团高层曾感慨说:“如果狗头颈的岸线在我们手里,那么整个岙山岛都是我们的(注:舟山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由中化集团代管),中化兴中的业务量也将比现在更加辉煌。”
然而,身处高度垄断的石油行业,抢占了最有价值的岸线,并不意味着抢得了机会。2004年万向集团曾计划在狗头颈投资12亿元,建设油库工程总容量为151万立方米,并将建造10万吨级码头泊位1座,3万吨级码头泊位1座,1000吨级码头泊位3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其码头规模被限制在5万吨级。
“国家发改委不允许万向上马规模更大的石油储运项目,其实狗头颈的水深是可以建10万吨级码头的”,上述知情人透露。
更重要的是,2008年万向舟山基地项目获批时,它已失去市场先机。彼时,中石化已在宁波镇海和舟山的册子岛修筑了大量原油、成品油罐区,再也不需要租用外部的石油储罐。
“万向不是石油圈里人,一旦石油系统内有充足的罐区,肯定不会租用万向的油罐,我认为相关部门在政策尺度把握上带有偏向性,对民营企业不公平。”贝璐国说。
最初万向资源将舟山石油基地的目标市场定位在中石化的石油进口业务上,2008年陈曦林出任万向资源副总裁后,将项目的市场定位调整为服务广大民营石油企业。陈曦林曾任中外合资广东华泰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拥有20年成品油销售企业的运营经验。
“商务部有规定,获得成品油批发资质的企业必须拥有1万立方米以上库容,对多数民营企业来说,这是很高的门槛。这就是商机,我们可以将万向的罐区租借给它们。”陈曦林在2008年说。
但生不逢时,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内成品油需求萎缩,过去的囤油现象荡然无存,万向集团高层开始质疑陈曦林策划的市场定位是否有前景。无奈之下,2009年10月,陈曦林离开万向资源。而在此前的8月,赵九州也离开了万向,投奔中化集团旗下。
随着两位项目负责人的离任,使万向舟山基地的前景再次模糊起来。
上述知情者透露,现在,拥有美国海归背景的张小川已接任万向资源副总裁,刚刚就任IMF特别顾问的朱民曾是他的同班同学。目前万向资源正在招聘万向舟山的负责人。
“前途还是光明的”
尽管舟山项目历经波折,石油业等资源性行业仍是万向集团下一步扩张的必经之路。
万向美国公司总裁倪频曾指出,万向搞短平快项目是拼不过小企业的,应发挥万向雄厚的资本优势,利用资本或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为后来者树立市场准入门槛,“这样就可以制定游戏规则”。
倪频就曾利用公司充裕的现金流,投资1000万美元在美国德州获得了6个区块的开采权,进行了100口油井的钻探。据他介绍,这些投资的年回报率都在50—60%左右。
然而在国内,由于政策限制,倪频的美国模式难以成功复制。
“对于国内民营企业来说,抢占岸线资源、控股油运仓储项目是介入石油市场的最好方法之一。”陈曦林曾对本报记者说,民营石油企业点多面广,市场辐射力强,但由于资金实力等原因,它们很难实现资源整合,而资金实力正是万向的优势所在。
在他看来,“通过舟山石油基地,万向可以实现对民营石油企业的资源整合,向它们发放石油劵,出租的库容,凭劵使用;还可以发放联名加油卡,从而实现民营加油站的连锁经营”。
而更多的舟山民营石油业者则更看重油运仓储所能发挥的囤货功能。
“从长期角度上讲,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油价上升趋势是可以确定的,因此逢低囤货待涨,必然会获得丰厚的利润。在舟山,去年已经有囤货发财的成功案例了。万向舟山石油基地的前途肯定会十分光明。”那位知情人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