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碳市场

个人碳交易市场或许将超企业碳交易市场?

2017-10-17  来源:互联网      碳交易  碳减排  碳中和  碳普惠 

虽然个人碳市场因目前受限于账户体系、计算方式等难点而还不具备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条件,但可以预见,个人碳市场是未来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

个人碳减排的重要性

政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对象,也是主管部门;而企业是主要的碳排放源也是减排的主体,这二者对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全球变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笔者也认为社会公众对碳减排的驱动力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可以说是最根本的。任何一件事情需要落实到人,以人为本。我们做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是为了整个地球,为了地球上的人民,同时我们也需要地球上的人民自己做出贡献才可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引导和激励广大公众参与到碳减排目前仍是一片蓝海,在全球范围内也都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但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千年难遇的大变革的时代,中国的高科技部分已经领先全球,并有全面引领全球的趋势。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在别的国家还没有做成的“个人碳交易”,这对中国来说正是一个新的机会。

个人碳交易

谈到个人碳交易,大家或许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在目前的政府和企业主导的碳交易市场进行投资,通过碳价的低买高卖来获得收益。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个人碳交易,也不需要对现有系统做出改动就可以实现。

然而此文中想要探讨的是一种更为广义的个人碳交易。笔者将它定义为:涉及到碳排放属性的产品的流通与交换。根据人的精神境界和实现的难易程度,我们将个人碳交易分为碳中和、碳普惠和“潜移默化”的碳交易(至今还没有想到一个更好的词来描述她,形象有些模糊,但或许它才是真正的“个人碳交易”)。

碳中和

“碳中和”这个词,大家可能并不陌生,简单理解就是个人或组织通过种树、购买碳减排量或者碳汇的方式将工作生活或者会议活动中产生的碳排放抵消的行为,再简单一点理解就是做好事来补偿和抵消自己的原罪。

目前国内外在碳中和领域也有颇多尝试和实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刚刚看到一篇新闻说英国的玛莎百货在2014年实现了全球业务的碳中和,并被评为联合国的灯塔项目(Lighthouse Activities);国外很多机场和火车站在购票的时候也会提示乘客是否愿意多付一小点费用抵消此次旅行产生的碳排放;中国的绿色碳汇基金会专门为会议碳中和提供碳汇量;北京环境交易所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微信端碳中和平台等等,而巴黎协定里也指出要在2050年达成全球碳中和。这都是可喜的一面,然而笔者认为碳中和对人的境界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毕竟这是一个需要人去主动奉献的事情,驱动力完全来自于个人的自觉和社会责任。国外做碳中和很多年,但也没有形成大的气候。碳阻迹做绿色会议也做了几百场,但统计下来每次参会人员计算完参会碳排放之后去做碳中和的还是寥寥。笔者认为这种个人付出时间劳动或者金钱去交换补偿个人产生的碳排放的“个人碳交易”是值得提倡的,也相信未来五年碳中和会成为主流、社会时尚,但这些年需要更多的其它层面的宣传或者为公众养成低碳的习惯后,碳中和才会迎来爆发的一天。

相比后面两种“个人碳交易”,碳中和的难度最大。建议政府和相关企业(就像阿里投资千亿成立达摩院开始底层科技研究是非常值得鼓励的)需要建设好基础设施(如种好树供用户购买,碳排放计算过程尽量透明,碳中和过程尽量简单方便),这样个人碳中和才有充分的条件。

碳普惠

碳普惠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名词,它的大概意思是用户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被监测下来,转换成碳积分,这些碳积分可以用于兑换一些商品或者折扣券等。简单理解就是个人减碳行为与日常商品的交换。

碳普惠比起碳中和,它有着明显的优势:对用户的驱动力大,毕竟有利益刺激,还能为低碳社会作出贡献,并且用户需要为此付出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或者说完全可以接受的,比如走路10000步,骑共享单车20分钟之类的。

目前国内有不少地区开展碳普惠的试点和创新,包括广东的碳普惠试点、深圳的全民碳路、北京的自愿少开一天车、武汉的碳宝包等等,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碳普惠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值得社会广泛应用。

但笔者认为目前的碳普惠制也有其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大部分碳普惠项目基本都有地域限制,即碳积分大多产生于当地,也基本只能在当地兑换商品或资金。所以需要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和区域,比如寻找愿意可以跟碳积分对接的商家以及愿意接受碳普惠应用的城市。这个过程是一个艰辛的创业过程,需要不断开疆拓土,当然也是在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笔者相信这个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

碳普惠基本都需要用户做出一个“兑换”的动作,与外部渠道或资源进行一次交换,这个额外的动作也许就是最大的一个阻碍。笔者认为最理想的产品应该是无须劳驾用户,润物细无声。

碳普惠目前绝大多数还是地方发改委或者专门成立的基金来投资运营,在政策和资金的可持续性上都存在一定风险。

“潜移默化”的碳交易

这种个人碳交易的方式,暂且叫作“潜移默化”的碳交易,这种碳交易不是刻意的,不是勉强的,因为碳交易发生在用户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用户在不察觉的状态下就完成了自己的碳交易。听起来有点神乎,但是它确实存在。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一种难度最低(既不对精神境界有要求、又不像碳普惠一样要用户刻意去做一个“兑换”动作)。这里说的可能还很抽象,下面用几个场景说明一下:

场景一:用户网上购买某件商品(这件商品计算过碳足迹)则可能增加或减少用户的碳积分(如果该商品的碳足迹低于平均水平,则用户的碳积分增加;反之亦然);如果用户平时做了一些低碳行为(如走路、骑车、线上支付等等),这些行为产生的低碳积分可以用于抵扣商品的价格,这是不是很像碳市场的抵消机制CCER(只是对它使用比例的限制,可以自行定义规则)? 所以用户网上购物付款购买某件商品过程中就自动将该商品的碳足迹与用户积累的碳积分进行了一次交易。当然这需要提前做好很多工作,比如商品的碳足迹要准确的计算出来。而这件事情最适合目前大的电商平台来执行,比如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等。这里碳积分就成为了商品的一部分(就像商品的增值税一样在交易中流转),并且成为了用户选择购买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这个场景的核心就是用户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会考虑它的环境影响(碳足迹)。为了更深入了解目前中国用户在商品的绿色选择方面的情况,这里也做一个调研投票:

如果两个同一类型的产品,质量品牌相当,其中一个产品A告诉了你它的生命周期碳足迹以及将来的减排措施,而另一个产品B没有披露碳足迹信息或者披露的碳足迹比A大,那么当A的价格高于B多大百分比时,你仍愿意购买产品A:

场景二:员工在平时低碳行为中积累的碳积分可以用于所在企业的激励行为,比如获得低碳奖金或者减免个税等;而企业或机构积累的碳积分是可以申请减免税务机关的企业所得税,这样企业和企业员工参与的动力就足了。除此之外,这个碳积分也可以作为对用户低碳评级的一个参考,就像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一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面两种场景还只是冰山一角,所有能在自身业务闭环内实现的碳交易机制都可以成为个人碳交易机制(即无须向外部渠道寻求碳积分的转换或兑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探讨还有哪些“潜移默化”的个人碳交易场景。

推崇这种“个人碳交易”,是因为笔者认为只有消费端推动,企业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去改进(开展产品碳足迹计算、碳减排、碳中和、内部碳交易闭环机制的建立等)。而个人碳交易可以设计的更灵活一些,比如也可以加入履约机制,但周期可以短一些,比如每月或每周履约一次,增强流动性。

“潜移默化”的碳交易机制的建立,离不开以下几个要素:

1,个人碳交易的发起及管理机构:我们认为目前来说最理想的发起及管理机构是大型互联网企业,尤其是电商企业。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实现碳积分的流转,可以将用户低碳行为的碳积分与商户商品的碳足迹联系起来。这是一个纯粹的自下而上的模式,单个企业建立自己的碳交易体系,今后可以与其它类似企业进行衔接,从点到线到面,一级一级拓展,形成潜在的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2,基础设施:前面提到的场景,都需要对低碳行为或者产品的碳足迹进行计算,所以相关的基础设施要比较成熟,碳排放计算才不会成为企业参与的障碍。这需要产品碳足迹以及碳信息披露工作扎实的推进作保障,需要政府、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的努力。

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互联网企业愿意开展个人碳交易呢?

开展“个人碳交易”对于大型互联网企业或者电商企业来说,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做差异化吸引新一代消费者的机会,消费者的认可度提高自然会产生更强的粘性(众所周知,蚂蚁森林目前定位为公益产品,而后发现其实它是一个带来用户粘性的很好的工具,比如选择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时候,很多人为了绿色能量,选择使用支付宝。所以互联网公司做低碳不仅仅是做公益,也可以带来商用价值,为主营业务助力)。当然做好内部的个人碳交易工作,对于企业履约政府碳排放监管以及对外碳信息披露都是有百利无一害的,毕竟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家企业在碳信息披露问卷上敢写自己有内部碳交易机制。

而事实上,不少电商巨头和品牌巨头企业都开始在绿色领域布局。京东《绿色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京东平台的绿色消费金额同比增长86%,高于平台整体市场增速41个百分点,对平台销售额贡献率达14%;绿色消费群体也不断扩大,2017年上半年京东绿色消费覆盖人群同比增长62.2%。阿里巴巴也将从电器领域开始着力,布局商品碳排放的计量,并纳入蚂蚁森林体系。

笔者上周在由环保部东盟中心、SEE, EDF, IPE联合主办的2017绿色供应链论坛上也看到不少大的品牌企业在环境信息以及供应链环境管理领域表现突出,其中苹果,戴尔和Levi's位列CITI排名前3位,连苹果CEO库克都通过微博发来祝贺。大型电商平台和品牌企业将消费者的绿色选择作为自己设计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考虑因素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当今新消费时代,绿色环保的产品和服务也更易赢得新一代消费者的青睐。

个人碳交易与企业碳交易相比的优势

相比起企业级别的碳交易(Corporate Carbon Trading,缩写为CCT),个人层面的碳交易(Personal Carbon Trading,缩写为PCT)有着其明显的优势:

用户群大、宣传效果好。PCT影响的是数以亿计的人,而CCT影响的可能初期是几千家企业(每家企业关心碳交易大多数不超过5个人)以及不超过1万的散户。PCT具备病毒式传播的效应,这比起略显笨重的CCT优势明显。

数据可依赖度高。CCT需要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核查,核查后的数据才能用于分配配额和履约。笔者认为第三方核查机制本身存在其天生的缺陷。只要是由人来决定一个会产生价值的数据,这里面就有作弊的可能性,与具体的人和机构无关,而关乎机制本身。就像欧盟很多碳核查的业务交给“四大”,因为“四大”公司的规模较大,口碑较好,他们“犯罪或者犯错”的成本很高,所以大家对他们是比较相信的。但是“四大”毕竟也是由人组成的,就会存在利益交易,就很难保证绝对的干净。一些企业碳交易(甚至部分股票交易)让大家失望就是因为不透明、有猫腻、有腐败、有信息不对称,而个人散户进入市场就永远是当炮灰。所以只有将事物处于一个屏蔽了利益关系的逻辑中,这个事情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

所以笔者建议个人碳交易初期是单个机构自己做,碳交易闭环由自己创造,数据规则由自己制定,杜绝数据舞弊行为,鼓励自己的用户参与。比如腾讯、阿里、京东、滴滴、美团、万科、恒大等,他们都有自己庞大的用户群,完全可以做出一个有规模的碳交易市场。

面向终端消费市场的企业都将获得更大的成功。最新胡润排行榜,前十名多是面向终端消费者,谁能赢得C,谁就能赢得市场。

PCT超越CCT有很大的机会,就像阿里巴巴作为一个私营机构,相当于全球第21大经济体,而个别企业发起的PCT很有可能比全球碳市场大多数CCT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大。同时笔者认为这是中国领先全球的一个新领域,一次新机会。

当然,个人碳交易不应该局限于个人与个人之间,还可以与所有的交易主体相对接,个人与企业、政府、国际投资者进行交易。

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低碳基础设施

上面所述个人碳交易情景,需要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关键的一环是产品服务或者行为的碳排放的计算,而这个工作专业性比较强,一般机构或者个人无从下手。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小程序,碳阻迹花了5年时间积累的上万条碳排放因子数据免费公开,赋能企业机构及个人进行碳排放计算。

继续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