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负责人李高在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经过前一段时间努力,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果,目前总体进展情况良好,有信心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完成好碳市场建设的相关工作,切实发挥碳市场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作用。
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指出,“确保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李高表示,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利用市场机制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重大举措,国际国内都比较关注。同时,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出台完善的规章制度,建设可靠的交易系统,还要开展扎实的能力建设等,相关制度政策还需要经过实践检验。碳市场建设需要较长时期的不断完善。
据介绍,201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等7个省市组织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探索和积累经验。截至今年9月,7个试点碳市场共纳入多个行业的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配额成交量达到1.9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45亿元人民币。试点范围内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呈现双降趋势,在推动参与企业和试点地区的低碳发展、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发改委还积极研究国外碳市场的经验教训,持续推动、完善全国碳市场的相关制度设计,并开展了碳市场相关的支撑系统建设和相关能力建设。
“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我们坚持将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在碳交易系统运行过程中避免过多投机、避免出现过多的金融衍生产品。”李高表示,全国碳市场建设过程坚持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按照市场导向、政府服务、协同推进、广泛参与、统一标准、公平公开的原则,分阶段稳步推进,将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碳市场建设的运行经验,不断地发展完善碳交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