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碳市场

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顺利 电力企业率先纳入

2017-12-01  来源:互联网      碳市场  电力企业  碳排放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负责人李高近日表示,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努力,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果,目前总体进展情况良好,有信心按照既定计划完成好碳市场建设的相关工作。

\

(图片来源:互联网)

按照目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要在2017年启动,到2020年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市场。

按照初期设想,全国碳排放市场计划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随后又锁定在电力、水泥和电解铝三个行业。目前,最新消息称,全国碳排放市场初期或将只纳入电力行业。

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3年6月,深圳率先启动碳排放交易,随后其他地方的碳交易市场也相继开锣。

李高表示,截至2017年9月底,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省市纳入交易的有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配额成交量达到1.9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45亿元。

“初期碳市场规模可能会小于以前的预期。”有业内人士认为,2016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全国碳市场第一阶段的计划涵盖八个行业,标准为2013年至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煤。但是由于一些行业的碳排放数据不好统计,2017年年中,国家发改委将纳入行业锁定在电力、水泥和电解铝。多位业内人士透露,为了保证全国碳市场在年内启动,初期极有可能只纳入电力行业。

有第三方机构进行过测算,仅纳入电力行业的全国碳市场规模就达到了37亿吨,而现在全球最大的欧盟碳交易市场的规模是20亿吨。

按照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国内政策和履约处处长蒋兆理的预计,初期每吨碳价将在30元至40元,现货交易规模可能会达到12亿元至80亿元。如果考虑碳期货进入碳市场,规模将放大到600亿元至4000亿元,成为我国仅次于证券交易、国债的第三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李高此前强调,中国将坚持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政策工具的工作定位,在碳交易系统运行过程中避免过多投机、避免出现过多的金融衍生产品。

有业内人士认为,初期全国碳市场不允许投机,并不能影响全国碳市场兴衰与否,而碳市场制度完善才是全国碳市场发展的基石,当制度完善后,自然也会吸引更多的资本参与进来。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碳市场“根本大法”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2016年已经由国家发改委起草完成,并提交国务院审议。随着全国碳市场启动进入倒计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及有关实施细则也有望加快对外公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