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制造

工信部提高机器人准入门槛 遏制行业苗头过热

2017-05-17  来源:互联网      工信部  机器人  门槛   

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向高端转变的挑战,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成为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据媒体报道,工信部目前正在制定行业准入条件,以提高准入门槛,严控工业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风险。

日前,工信部在制定行业准入条件,控制工业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工作方面,宣布将会投资200亿元,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并且这一政策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

机器人大量使用,是近年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突出特点。统计显示,自2013年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后,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大幅攀升。2014年全国销售工业机器人超5.7万台,增长54%;2015年销量增至6.8万台;2016年机器人安装量更是高达8.5万台,超过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数量的30%。

现在,机器人推动了“复兴”趋势,即生产返回到既有的工业中心。机器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源于硬件的改进,其中包括质量更好和成本更低廉的传感器——从根本上改善了机器人的眼睛以及指尖的触觉和平衡感。同时也因为软件的进步:机器人拥有了越来越灵活的大脑。

专业机构预测,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10.2万台,累计保有量将接近45万台,本土机器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2012年的不足5%,增至2017年的30%以上;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80万台以上,潜在市场需求价值近5000亿元。

今年4月,工信部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该《规划》,2020年中国国产品牌的工业机器人年产量目标为10万台。

在工业制造的过程当中,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这是最近几年以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突破点。虽然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但也带来了一些行业过热的苗头。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一定程度的过热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上马的现象在很多地区都有存在。这是我国未来机器人产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另外,低端产能过剩,也与各地政府的补贴有关。据赛迪研究院、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等单位调查发现:不少地方政府部门或通过补贴用户间接支持,或对机器人生产企业直接给予技改资金、股权投资、首台套保费补助等资金扶持。此举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会诱发导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导致企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削弱了用户使用自主机器人的信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近日表示,机器人领域高端产业低端化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风险,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有专家指出,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中,国外品牌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60%以上份额,技术复杂的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国外公司市场份额约90%;作业难度大、国际应用最广泛的焊接领域,国外机器人占84%;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国外公司占90%份额。2016年,国产品牌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2万台,市场占有率为32.5%,首次突破三成。

尽管近年来,我国企业虽然在机器人核心部件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研发上取得了“点”的突破,并已投产,但我国企业在机器人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可靠性仍需持续提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