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康复、医疗、教育、安保、家庭等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产业链比较成熟,相关企业有一千多家,上市企业就有五十多家。但是也有提出质疑的声音:服务机器人产业泡沫化问题严重,行业发展虚火旺盛。
受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影响,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及普及已成刚需。加之技术的进步,服务机器人所属的物联网、大数据、计算机、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形成的产业链实现复合式增长,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服务机器人的市场需求正在持续而强劲地增长。日前,产业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72.9亿元,比2015年增长44.6%,预测2019年规模有望接近152亿元。
与此同时,更多的资本瞄向这一市场。根据深圳市机器人协会近日发布的《2016年度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征求意见稿),2016年服务机器人细分领域突起,企业数量激增。服务机器人企业超139家,占机器人企业的29.6%;产业产值223亿元,占机器人产业产值的28.31%;工业增加值82亿元。
在谈及“服务机器人产业是机遇还是泡沫”这一问题时,科技部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主任王田苗表示:“目前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我们不仅应该重点关注精确感知、人工肌肉、认知与情感交互、高效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突破,还应该思考分析服务机器人的行业、领域、或家用痛点,在标准模块化、成本控制、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突破,单纯仿生从科学研究方面是有意义的,但在产业化方面可能是没有意义的。”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服务机器人行业有大量企业涌入,是因为不少应用领域的服务机器人技术门槛还不算高。另外从市场应用的角度看,不少产品并不成熟,并未充分贴近终端消费者,它们需要提高竞争力。
更高端的服务机器人当然不只是“长得像人”,企业更需要在情景应用、感应识别等技术上打磨。深圳市高新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前海业务部总经理吴志频补充道:“这个行业要想进一步扩大规模的话,门槛提高势在必然。不过,企业一旦进入门槛较高的机器人应用领域,发展空间将惊人。”
为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工信部等部委陆续出台一系列后续产业发展促进措施。4月6日,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要求,五年内形成我国自己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根据工信部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相关产业促进政策将着手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推进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二是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机器人产业无序发展。
此外,为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下一阶段我国还将展开四大应用示范工程,包括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制及应用示范工程、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服务机器人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以及机器人人才培养示范工程。
服务机器人未来发展状况究竟如何呢?王田苗判断,未来服务机器人产业化发展可能是先to B后to C;先无人机后无人车;先高端医疗设备后医疗微创手术机器人;先聊天、助理后养老陪护机器人;先多机器人协作后无人化工厂。但是,现在没有一个人能够确定,对于未来,我们更多的还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