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行业日渐升温,聊天机器人逐渐成为重点投入开发的领域。随着聊天机器人市场的火热,人们对它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聊天机器人也有了“成长烦恼”。不过,日前,清华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展示了聊天机器人表达情绪的可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触角不断延伸。作为最早发展出来的机器人之一,聊天机器人一直是重点投入开发的领域。
长期以来,从Cleverbot、Smarter Child等聊天机器人到迷宫电话树等,我们一直在努力打造能够效仿我们人类互动的技术。尽管我们将聊天机器人看作科技行业的新事物,但是,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对话其实一直存在。
去年聊天机器人开始扎堆出现,巨头之间对于AI聊天机器人市场的暗战已经开打。苹果Siri较早开启了语音聊天机器人热潮。随着国内外巨头纷纷进场,催热了智能机器人行业。
其实,微软早前也开发了“小冰”人工智能伴侣虚拟机器人,去年Facebook旗下的Messenger也引入了聊天机器人。之前推出Google Now的谷歌去年在I/O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人工智能语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
不仅如此,日韩社交巨头LINE已经推出了两个投资基金,通过对 AI 和聊天机器人这两个领域的重点投资来抢占全球市场。
而在国内,百度早前发布了度秘,淘宝推出了人工智能客服小蜜,安全聊天软件超信也推出了机器人广场。人工智能助理几乎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科技公司的标配。巨头们纷纷把Bot、聊天机器人、对话等相关产品作为自己的重要战略级产品。
随着聊天机器人市场的日渐火热,人们对它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谈谈天气、讲个笑话,已远远不够。尤其当你提出的问题超越了机器人已有的知识库模版,它冷冰冰地回答一句“对不起,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你便立刻想把它弃之如敝履。从被寄希望于作为编辑室全面AI化的开端,到泡沫破裂、专业评论称其“过时”,不过就几个月的光景。
不止于此,聊天机器人还面临诸多“成长烦恼”。以微软的Twitter聊天机器人Tay为例,它能通过模仿互联网学习交流,而在1天内就向Twitter用户发出种族歧视评论。免提人机接口必须能够理解人类语言,包括言辞中的错误、停顿以及口音等。由于语言有很大不同,聊天机器人必须学习适应自然语言的波动音调和应力。
幸好在闲聊之外,全球的聊天机器人们开始朝着知性属性进化。一方面,它们知识性更加丰富,不仅能成为人的好助手,更可以胜任专家的角色;另一方面,它们更加善解人意,也越来越有性格。
日前,清华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就展示了聊天机器人表达情绪的可能。据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黄民烈介绍,新开发的情绪化聊天系统可表达出快乐、伤感、愤怒、厌烦、好感五种情绪。
比如,当用户键入“比情人节更庸俗的事就是,对情人节的接待规格提出要求”后,机器人表达快乐情绪时会回答:“情人节快乐!”;而表达生气情绪时则回答:“这是赤裸裸的炫耀啊!”
黄民烈介绍,这套系统名为“情绪聊天机器”(简称ECM),它可根据用户输入以及指定情绪模式,分类输出相应回复语句。它使用了深度学习技术,既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检测情绪类别(喜怒哀乐),也用于情绪化文字内容的语言生成。他认为,未来情绪化聊天系统可以应用于服务机器人,比如情感陪护、心理咨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