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国内及全球机器人产业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有机构预计,在未来10年的时间里,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价值将有望翻三倍。而更轻便、更便宜的协作机器人将成为带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有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机器人概念板块共有26家公司预告了上半年业绩,其中12家预计净利润预增,7家略增,3家续盈,2家扭亏,只有2家公司预计盈利减少。在上述26家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的机器人概念公司中,逾90%的公司实现盈利增长,行业整体向好。
相关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折射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强劲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5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0057(台/套),同比增速达47%;今年前五个月,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达44360(台/套),同比增长50.4%。
以福建厦门为例,受益于“以机器换人”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工业机器人进口也水涨船高。据厦门海关统计,今年1-5月,福建省进口工业机器人49台,同比增长75%,其中5月进口6台。
1-5月,福建省自欧盟进口工业机器人18台,增长5.9%;自日本进口16台,增长1.7倍;自台湾地区进口11台,增长1.2倍,上述三者合计占同期福建省工业机器人进口总量的91.8%。
事实上,这一强劲增长力同样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发展过程中有所体现。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和Loup Ventures的数据显示,今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价值预计将达到140亿美元,比2016年多出20%以上。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估值为123亿美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将达到338亿美元。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价值将翻三倍。
不仅如此,随着人们对新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将会在未来的9年内增长175%。不过,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器将不再是过去几十年人们所看到的用来组装汽车的金属机械臂。
新一代的制造业机器人正在崛起,与传统机械相比,他们的体积更小,更加协作,且更具有感知能力。而且协作机器人的售价通常比传统机器人更便宜,他们的价格在2.5万美元至4.5万美元之间,而传统工厂机器人的售价可能高达10万美元。到2025年,这种所谓的“协作机器人”将构成工业机器人销量的34%。而2016年,此类机器人仅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3%。
随着机器人变的更轻便、更便宜,并且和人类合作时更加友好,工业制造机器人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Loup Ventures预计,在2025年用于电子制造领域的机器人将和制造汽车的机器人的需求相持平。
在这样的国内与国际市场环境以及整体趋势带动下,报指出,未来中国制造将向价值链的更高端延伸,机器人行业有望成为引导国内制造业整体升级的排头兵。此外,更轻便、更便宜的协作机器人将成为带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