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机器人应用逐渐从工业领域转向清洁、医疗、助老助残和居家服务等领域,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表示,家用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泡沫,不过有一定的泡沫对推动行业加速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近几年,机器人应用逐渐从工业领域转向清洁、医疗、助老助残和居家服务等领域,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五年,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40%,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
服务机器人之所以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原因有三:其一,目前我国人口红利时代已过,人力成本上升的同时从事简单劳动的人越来越少,机器换人不断加速。
其二,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购买能力也随之提高,这使得人们可以负担使用服务机器人的费用。
其三,服务机器人在特殊领域存在较大市场需求,比如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发展,人们对于养老、看护等需求不断增加,但相对地,医疗服务人力却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在矛盾的不断激化下,服务机器人作为一种可行方案产生。
又如近年来较为火热的餐饮行业。根据工信部主管部门人士介绍,餐饮服务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的一种,包括烹饪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近年来,餐饮服务机器人在国内已有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应用。
数据显示,2015年餐饮行业的用工缺口在800万左右,2016年缺口规模便已超过千万。一线服务人员是缺口最大的岗位,基本上每家餐厅都在常年招聘服务员,而服务机器人将会很好地弥补这一难题。
而且餐饮机器人在政策方面迎来了一些利好。工信部将组织有关方面专家,研究制定餐饮服务应用机器人相关标准规范和检测认证条件,并同有关部门和行业中介组织,搭建餐饮企业与技术企业的对接平台。
另外在税收上也会对服务机器人提供优惠。2016年5月1日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后,餐饮行业改征增值税,其购进的机器人等固定资产以及购买的货物和服务所含的增值税,均可按规定进行抵扣。
但服务机器人走进平民百姓家似乎为时尚早。首先,服务机器人自身存在着技术局限性。要知道,服务机器人进入家庭,就必须和家庭成员互动,这就要求它们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并通过多方位的反馈做出一些响应。但现实的情况是,许多服务机器人交互过程生硬、交互形式单一,比如语音怪异、反应时间较长、前置“眼睛”如同虚设等。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导、教授、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科技部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主任王田苗表示,“目前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我们不仅应该重点关注精确感知、人工肌肉、认知与情感交互、高效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突破,还应该思考分析服务机器人的行业、领域、或家用痛点,在标准模块化、成本控制、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突破,单纯仿生从科学研究方面是有意义的,但在产业化方面可能是没有意义的。”
那服务机器人产业到底有没有泡沫?王田苗表示,家用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泡沫,不过有一定的泡沫对推动行业加速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王田苗判断,未来服务机器人产业化发展可能是先to B后to C;先无人机后无人车;先高端医疗设备后医疗微创手术机器人;先聊天、助理后养老陪护机器人;先多机器人协作后无人化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