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红利消退、劳力成本猛增,以消费升级带动服务业“智能化”的需求增长,服务机器人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根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2015~2018年全球机器人保有量将年均增长15%,2018年保有量将达到230万台。其中,2015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4.8万台,5年CAGR达到15.5%;2014年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和专用服务机器人的销量分别为470万台和2.4万台,4年的CAGR分别为20.6%和12.7%。
服务机器人要进入家庭,就要能够和家庭成员互动,需要有一定的自主意识,通过多方位的反馈做出一些响应。不过,现实的情况是,许多服务机器人交互过程生硬、交互形式单一,比如语音怪异、反应时间较长、前置“眼睛”如同虚设等。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服务机器人行业有大量企业涌入,是因为不少应用领域的服务机器人技术门槛还不算高。另外从市场应用的角度看,不少产品并不成熟,并未充分贴近终端消费者,它们需要提高竞争力。
目前国内服务机器人应用领域和产品主要集中在清洁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和安防机器人。而国内能够生产出体型超过1米的机器人公司不超过10家,能批量生产供货达到1000台以上服务机器人企业则不超过5家,机器人主营业务实现盈利的更是凤毛麟角。
中国机器人产业之所以“大而不强”,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场景交互应用以及核心供应链这三个基本问题息息相关。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肖曦则认为,除了以上技术问题和场景交互问题有待优化之外,机器人行业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供应链缺失也是国内厂商面临的一大窘境。
据了解,在整个机器人产业链,从上游、中游到下游依次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制造以及系统集成。目前国内机器人制造厂商主要以下游的系统集成为主,在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方面主要依赖进口。高昂的上游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服务机器人在终端市场的普及推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教授表示,服务机器人行业还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全面爆发,没有进入家庭成为大家亲密无间的好友,究其原因还是发展周期问题,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一点时间。
此外,王田苗称,服务机器人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还和研发方向有很大关系,大家一直比较关注精确感知、人工肌肉、认知与情感交互、高效动力电池等技术方向,但这并不是完全正确的,现在需要找准行业痛点,应该在规模化需求、标准模块化、成本控制、专用化而非万能仿生等方面努力寻求突破。
未来的服务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从虚拟世界联系物理世界的重要载体,使人类辅助终端从PC、智能手机只变成“人格化”智能自主平台。PC和手机的大发展依赖于操作平台的统一,未来服务机器人同样可能基于某几类平台,快速增加应用。随着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服务机器人有望成为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重要的数据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