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机器人上场,农民工换下。可是,上场的机器人离不开人!而且,整个机器人产业,从开发到应用,全部缺人!
缺口20万!
国家统计局于6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10057台套,实现了47%的高速增长,而且这并不是一个单月现象——今年前五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0.4%。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也于不久前发布报告,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9万台套,同比增长31%,远高于14%的世界平均增速。从2010年到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了5倍多,从2013年以后,我国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支撑工业机器人产量飞速增长的背后,是以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为代表的机器换人潮。这些地区都是传统的用工大省,而近年来持续的“民工荒”带来了人力成本的上升,倒逼这些地区的制造企业以机器换人。当地政府产业升级的诉求和鼓励政策,更激发了企业机器换人的热情。
机器换人后,是否真的就不再需要人了?虽然无人工厂、黑灯车间已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但现在市场上的工业机器人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整合,才能在生产线上发挥作用。而这些专业人员的需求还真不是一个小数目。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将近10万,而根据工信部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系统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等应用人才需求量将达到20万左右。
人才哪里来?
谈到技能人才培养,职业院校自然责无旁贷。但一说到工业机器人,很多院校长觉得“高大上”,不知道自身能在其中承担什么职责。
“工业机器人生产与应用岗位,假如需要100个人,那么中职层次占31人,高职39人,应用本科30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杨进经过细致调研,发现机器人产业并不都是高精尖,至少在生产与应用岗位,是以职业院校人才为主。“比如现场编程这个岗位,手工编程中职生就可以,离线编程高职生就够了,不需要本科生!而占了岗位人才总需求30%的机器人安装调试与维护,中职生和高职生各占一半,也不需要本科生!”杨进的这些调研数据无疑会提振职业院校培养工业机器人生产和应用人才的信心。
深圳市是全国机器人产业最重要的市场。不久前,毕亚雷牵头对全市机器人产业调研时看到,一些职业院校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已经有了对口专业,但由于刚刚兴起,人才还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目前从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线维护、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等岗位的人员,主要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毕业生的二次培训。“短期培训要达到岗位要求确实很难,机器人应用人才结构性矛盾和人才荒问题异常突出。”毕亚雷说。
缓解人才荒,除了职业院校在努力之外,一些机器人生产企业也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发那科(FANUC)作为世界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一直引领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目前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90%来自全自动化生产,实现了“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发那科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喜瑞告诉记者,发那科已经把建在全国30家院校里的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升级为智能制造应用中心,联合智能生产上下游世界知名企业,共同探索智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发那科之所以能成为人才培养平台的核心,是因为其生产的数控系统是智造生产中的核心零部件,在全国有着60万台套的保有量,客户群体遍布全国,可以快速、精准地了解生产企业的产业升级方向以及人才需求变化,为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指导。
据了解,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沈阳新松、芜湖埃夫特等也不同程度参与到机器人应用人才的培养中来。
标准如何定?
人才供求市场的关系失衡,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萝卜快了不洗泥”,特别是对于工业机器人这样一个新兴领域。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加工出来的人才适不适用?能不能有个相对科学、权威的培养标准?是许多工业机器人生产和应用企业关心的问题。
6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的“工业机器人职业岗位工程师培养项目”在北京启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职业研究室主任徐艳在会上介绍,这一项目,将开发培训考核大纲和培训教材,并建立能力测评技术体系。考核大纲的制定和培训教材的编写将借鉴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及教材编写方面的经验,不仅能为培训考核奠定技术基础,也可以为相关企业科学用人选人,为院校及社会培训机构推进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基础性标准支持。
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有了培养标准,工业机器人企业无疑最为高兴。深圳市泰达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维佳表示,长期以来由于人才缺口大,行业内部挖墙脚现象严重,现在有了这个培养项目和培养标准,可以为企业节约大笔的培训费用,有助于加快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