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需求增长、技术生产率提高和企业在新的价值链中发展,未来十年,全球制造业将得到重塑。对于黑龙江省这样的老工业基地来说,这恰是实现振兴发展,甚至弯道超车、变道超车的好机遇。
新近出炉的《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完成了我省“十三五”期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规划》提出,到2020年,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左右。实现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高、集群优势进一步突显、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态势进一步稳固、两化融合进一步稳固的龙江制造业新蓝图。
边谋划边落实,制造业“十三五”规划并未来迟
2017年9月21日,《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正式出台。在“十三五”已经起步一年多的时刻,制造业的“十三五”规划出台,是否算是姗姗来迟?
对此,省工信委规划与投资处处长官英敏回答说:“当初制定规划的时候有一个大原则——坚持‘三个衔接、三个统一’。坚持与‘十三五’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相衔接,坚持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体系相衔接,坚持与各行业的专项规划内容相衔接。‘三个统一’是与全省的总体发展战略相统一,与全国制造业发展进程相统一,与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总体规划相统一。”
“三个衔接、三个统一”,确定了《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的高标准基调。官英敏介绍说,省工信委围绕《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重点,再结合国家“十三五”期间10个行业规划、10个专题规划及国家产业政策等为依据编制。
从2015年5月,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政策、措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哈长城市群规划”、“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五大工程实施指南”,从国家战略到宏观经济发展方向,从区域发展政策到行业发展措施,一条条不断“加料”充实到《规划》中,最终形成了这份上下左右都相互依靠、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规划》。
从工业到制造业,一词之变折射发展思路转变
这份《规划》是我省第一份制造业的发展规划。
“以前出台的是《工业发展规划》。”省工信委规划与投资处副处长吴华说,“十二五”前规划是工业全口径的发展规划,立足于壮大规模。“十三五”规划主题更加鲜明,就是要全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从“工业”到“制造业”,这一词之差,折射出我省工业发展的思路转变。
众所周知,工业主要分为制造业和采掘业两大类。我省是资源大省,石油、煤炭曾占据我省经济较大比重。如今,这两项采掘业发生了较大变化,我省也正在由过去依赖资源性产业,向调整工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制造业对我省工业或者说对我省经济的增长贡献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提升。到“十二五”末期,制造业与采掘业的比例已经由“十一五”末期的45:50调整到53:38。能源工业“一柱擎天”的格局正在逐步改变,从2012年占GDP比重为20.1%,2016年大致降到不足10%。战功赫赫的“油城”大庆正在向千亿级的汽车整装制造基地和吸引中外游客的百湖之城转型。黑龙江四大煤城也纷纷围绕“煤头电尾”“煤头化尾”探路,其中七台河的宝泰隆30万吨稳定轻烃项目,已完成投资16.98亿元。
制造业是工业的柱石。官英敏说:“工业振兴主要靠制造业,所以‘十三五’规划,就是要研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振兴实体经济,构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资源精深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并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壮大的现代化新体系。”
做优势挖潜能,高端制造寄托龙江希望
“企业真正的转型,真正战略调整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到高端的利润区中。”这是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的一句话。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一个地区的工业转型。
向以智能制造为首的新兴产业发力,向我省具有优势的资源深加工要效益。《规划》对接《中国制造2025》发展重点,梳理出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农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10个我省具有优势的产业;又深挖我省资源优势,梳理出高品质乳制品、高品质肉类产品、高品质精深加工企业食品、石化及煤化工产品、石墨及钼产品等5个总需求有增长空间的优势传统产业;再结合未来发展趋势,梳理出动力锂离子电池、轨道交通列控产品、传感器、卫星激光通信、嵌入式软件、新一代显示屏、生物质开发利用等7个有技术溢出和成果储备的战略新兴产业。
究竟还有哪些新兴产业大有前途其实很难确定,因此规划将其定义为“X”。这个不确定的“X”,是一种敞开发展的态度,一旦发现不断发展、不断涌现的新兴产业就会纳入其中。官英敏说,“17+5+X”中,很多发展重点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比如说,机器人、燃气轮机、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乳制品等都处于国家第一方阵。仅乳制品就占全国市场份额25%。
按照这一发展路径,截至2020年,我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将达3%左右。
——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稳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制造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高端装备、食品制造等优势产业占比稳步提升。
——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食品制造、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形成“品牌效应”,形成一批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引领全省制造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
——集群优势进一步突显。到2020年,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集群不断扩大,高端装备制造和绿色食品制造形成1000亿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争取建成1家至2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形成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制造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争取达到300家。
——绿色发展态势进一步稳固。到2020年,绿色制造能力稳步提升,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二五”末下降18%。
——两化融合进一步提升扩面。到2020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不断扩大,制造业企业互联网普及率、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有措施可操作,《规划》成龙江企业掘金路线图
除了《规划》中常见的目标、发展重点外,《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还为我省制造业发展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这也是相较以往,《规划》更有针对性、更加专业的一面——《规划》强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制造业创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产能合作工程、军民融合工程、质量品牌提升工程、优化产业布局等七项重点任务,加快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强省建设。
吴华说,这七项任务中的每一项任务都是针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进行设计的。《规划》提出,要扎实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例如,实施制造业创新工程中,提出利用我省的科研院所和行业骨干企业共同创建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在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中提出,要以高端设备基础较好的企业为试点示范,实施“100+1000”工程,打造100个数字化(智能)车间,建设1000条自动化生产线等内容。
“这是一个有具体做法的《规划》,让行业主管部门做起来有抓手。”吴华说,在2017年10月,我省的数字化(智能)车间认证工作就已经开始,共有22户企业通过,它们是我省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典范,要通过这种奖励,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其中。
方向、任务、思路、重点、措施都已经具备,顶层设计的谋篇告一段落。接下来《规划》要依托这些方向谋划具体项目抓推进、促落实。官英敏说,省工信委要把《规划》中所提出的发展重点和任务,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成果转化、政策层面兑现等方面落到实处,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更好地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任务最终要落实到企业,所以《规划》不仅需要管理部门了解,更需要企业了解,因为这对企业投资、转型有实质性的作用。”吴华说,实际上,一些领域产能已经饱和,再上项目就是浪费。《规划》是企业投资、转型的助手,这里面提出的是我省既有优势又有市场需求空间的领域和方向,企业在这些领域上项目很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