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制造

工业3.0时代大幕拉开 制造业转型还需几块跳板

2017-03-20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制造业  工业 

目前,中国制造业整体尚处于由工业2.0向工业3.0过渡的阶段。面对转型升级过程中遭遇的现实困境,中国制造业将如何自救?

\

工业3.0时代大幕拉开 制造业转型还需几块跳板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以重振制造业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2015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在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推进下,近两年中国制造业的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但国人疯抢国外电饭煲甚至马桶盖等新闻却屡见不鲜,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遭遇的现实困境。

中国制造业由工业2.0走向工业3.0阶段

3月17日,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携手德国著名工业企业博世,发布《借鉴德国工业4.0,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称,中国制造业整体尚处于由工业2.0向工业3.0过渡的阶段。

报告指出,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及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中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国内部分行业、企业已经加大了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和人力资本投入,如青岛海尔、三一重工、沈阳机床、中国石化、青岛红领等,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该报告还指出,不同行业、地区和企业间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能力存在巨大差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也使得中国制造型企业在向智能制造的转型过程中,将呈现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报告提出了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破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加速已有技术的扩散应用、加快标准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并就汽车、装备制造业、家电、电子信息和能源五大产业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

中国制造业崛起还缺什么关键要素?

发展和振兴制造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资源要素和政策环境。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日前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谈到,在当前背景下,中国发展制造业需要如下关键因素:

有制造业雄心的企业家。虽然中国号称制造业大国,但现在真正怀有制造业情结的企业家在中国属于稀缺品。诺大的中国市场,新经济、房地产、互联网领域新星辈出,但至今仍然坚持在制造业领域的著名企业家很少。

可公平获得的、较低成本的金融资源。国内民营制造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个经典问题,要振兴制造业,必须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这个问题。要使民营制造企业象国有企业一样可以获得较低成本的银行融资,不遭受融资歧视。

相对较低的综合成本。在中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畸形发展,普遍拉高了资产价格,再加上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制造业造成了不小“伤害”。在房地产商、政府、银行“合谋”之下,国内成本上涨太快,资产泡沫遏制了制造业发展。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振兴制造业还需要与“中国制造”相匹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完善鼓励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的税负环境。总而言之,要振兴实体经济,必须首先做强制造业,而这不能停留在空话、大话、愿望层面,而要结合制造业需要的关键要素,落实到政策改进的行动中。

郭台铭:如何解决制造业高端人才短缺问题?

针对人才问题,日前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在2017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向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提问,政府将如何鼓励和奖励高端制造业人才下基层?

在郭台铭看来,产业升级最主要的是人的升级。他举例称,富士康最近希望招收两万名大学生下工厂,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动手和动头脑能力仍须改造,“学校的教育跟实际现场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有6万名模具基础工人,可现在都是用大数据、云计算来算这些模具。”

对此,苗圩透露,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也有了专门的规划,但调整起来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没有一批掌握了高技术的工人,中国要想建成制造强国也是一句空话而已。”

苗圩: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

在论坛上,苗圩还表示,国际上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都表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使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要动力,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创新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

他指出,近年来我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我国制造业创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创新的短板和弊端。下一步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全面的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升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