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荆州市湖北晟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20MWP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贷款获得人民银行1.4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低成本资金支持。这一项目也成为荆州市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落地项目。“有了这笔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支持的贷款,我们光伏发电项目会有序推进,按期投产!”该项目负责人高兴地说。据测算,该项目年发电量可达2.42亿千瓦时,全生命周期内可带动碳减排量440万吨,当前贷款预计可带动碳减排量80万吨。
为进一步完善能源资源计量体系,充分发挥计量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帮助企业节能降耗和降本增效,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于近日发出通知,联合开展2022年度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活动。
作为碳排放大省,山东省火电、钢铁、电解铝、地炼等高碳行业企业多,面对履约企业数量、履约配额总量全国最多的“双重”压力,如何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的配额清缴工作?怎样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团体标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下称《导则》)日前发布。《导则》推荐了衣、食、住、行、用、办公、数字金融等七大类40项绿色低碳行为,并对其分别进行了描述。比如,服装领域绿色低碳行为包括旧衣回收、使用可持续原材料生产的衣被等;饮食领域包括减少一次性餐具、光盘行动等;居住领域包括使用清洁能源、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生活垃圾分类等。
近日,中信银行推出的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正式上线。该平台经授权后采集用户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并通过科学计量方法算出个人碳减排量,计入个人“碳账户”。未来,该平台将进一步引入绿色出行、二手物品回收等更多低碳场景,用户积累的碳减排量可兑换一定权益,以此激励用户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可以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各方面需求的不断衍进,每一个时代都有些产业脱颖而出,以天文数字级的潜在体量跻身“蓝海市场”行列,成为蕴含巨大产业动能与创业空间的风口。随着国家及全社会对于环保与化石能源日益枯竭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中国空气能行业十大品牌”、“全球新能源500强品牌”四季沐歌等业内品牌在研发生产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如今空气能热泵产业正在向着千亿级体量的“蓝海”市场稳步迈进。
2022年4月26日上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政府主管部门和发电集团、电力用户代表等市场主体的共同见证下,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正式颁发国内首张绿色电力消费凭证。
4月23日,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简称“碳中和专委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这标志着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正式成立。
为充分发挥好绿色金融支持节能降碳项目和新能源项目建设的重要作用,助力全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以“开门红”促“全年红”,近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全区信贷支持节能降碳项目建设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调度视频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自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绿色发展理念”以来,政府就对不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确保农业绿色转型升级指明了发展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推进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双碳’目标于2020年提出后,已经历了第一个整年。这一年里,社会各方面的讨论非常热烈,观点多种多样。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大家应该形成两点明确共识,一是‘双碳’目标是国家战略,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要坚决保持战略定力;二是在战术上要积极而稳妥,既要避免运动式减碳,也要避免运动式增碳,总结好‘双碳’工作第一年的经验教训。”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就“双碳”目标和“十四五”能源规划等话题接受记者专访。
记者18日从中国石化获悉,在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WGC2023)倒计时一周年之日,作为承办单位的中国石化宣布,公司地热业务已辐射9个省市的50余个城市,累计建成供暖能力8000万平方米,每年可替代标煤18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52万吨。其中,河北雄县、山西太原市、陕西西安市等22座城市地热供暖能力超百万平方米。
日前,安徽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第一批次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规模竞争性配置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记者注意到,在相关竞争性配置评分细则中,《通知》首次将企业的节能降耗产业业绩纳入考核范围,考核分数占比约5%。
近日,晶科能源、东方日升等多家光伏企业推出了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在政策的带动下,建筑行业对BIPV的接受度大幅提高。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来看,建筑降碳已经不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变成了一个必需品。建筑和光伏的结合,将有力推动建筑节能减碳的进程。
科技创新是推动低碳转型、降低用能成本、保障能源安全的根本动力。近期,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能源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围绕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制定了技术攻关路线图。
中国节能新闻,节能,能源高效利用,节能新闻,节约能源,节约用电,用能效率,能效管理,节能设备,节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