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中国石化茂名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装置成功产出合格的99.999%高纯氢。该项目日产氢能力达6400公斤,每年可向社会供应高纯氢2100吨。作为粤西地区目前唯一的供氢项目,该供氢中心为打通茂名、阳江、江门至佛山和广州等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氢走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月25日,由东方锅炉和攀枝花花城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建的国内首个管道输氢母子加氢站在攀枝花市正式运营。
11月2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2023年前,力争建成并投运37座加氢站,加氢总能力达到74吨/日,满足47吨/日车用氢能需求,促成重点区域氢能产业示范引领。
加氢站在氢能源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连接制氢端和用氢端的桥梁。透过国内目前加氢站的分布与运营情况,从一定程度可以略窥国内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二。
近期,上海市政府印发了《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11月23日,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行动方案》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日,随着氢能巴士氢气加注完毕缓缓驶出厂站,由国核电力院EPC总承包的吉电股份中韩示范区“可再生能源+PEM电解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试运圆满完成,具备对外加氢能力,项目即将进入投运阶段。
到2030年,培育国内领先企业30家,覆盖制氢、储氢、运氢、加氢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初步形成集研发创新、装备制造、运维服务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达8000辆,氢能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多种类型加氢站80座;
10月28日,由国家电投上海电力、上海舜华等共同投资、建设及运营的国际汽车城加氢站项目正式开工,是目前上海最大的70兆帕供氢能力的加氢站。
10月25日,广东省住建厅发布了《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10月24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大兴区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9月26日,郑州市工信局发布关于加快我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郑州城市群包括6个省内城市、11个省外城市,目标是:到2025年,推广燃料电池汽车4445辆,建设加氢站82座,建立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链。按照城市群任务分工和省政府工作要求,到2025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2100辆、建设加氢站40座,其中,2022年推广燃料电池汽车500辆、建成加氢站10座。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表示,在促进绿色转型的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方面,建成充电基础设施约400万台,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网络。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7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位居世界第一。
9月20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修改意见或建议。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和《郑汴洛濮氢走廊规划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产业链基本完备,产业链相关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氢能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
近日,Robotruck创企卡睿智行(英文名CORAGE)宣布参与世界首条自动驾驶干线物流专线道路——“酒泉至明水绿色数字专用公路”建设,并即将开展自动驾驶干线物流的长距离场景路测和筹备运营。
上一页 1..
8 9 10 11 12 ...
34 下一页
加氢站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料补给站,是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截止到2017年底,全球运行中的加氢站总量达到近300座。加氢站与加气站类似,是为燃料电池汽车提供氢气的站点。一个完整的加氢站由氢气制备系统、氢气压缩系统、氢气储藏系统、氢气加注系统组成。按照氢制备系统是否在加氢站内以及制氢原料的差异,可将加氢站分为:燃料重整型加氢站、水电解型加氢站、液氢储藏型加氢站、压缩氢储藏型加氢站、移动加氢站。目前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等已建设各类加氢站近300座。中国也制定了加氢站建造计划和鼓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