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

关注
“透明雄安”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已初步建成,地热资源丰富

“透明雄安”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已初步建成,地热资源丰富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了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系列成果。经过近四年努力,雄安新区地下地质结构、地下水流系统以及地热资源分布已基本查清。目前“透明雄安”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已初步建成,实现了地下水位、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等自然资源多要素调查监测,可为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防控提供有效支撑。
12-02
巴基斯坦基于《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政策(2020)》重塑该国能源行业结构

巴基斯坦基于《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政策(2020)》重塑该国能源行业结构

巴基斯坦联邦能源部长Omar Ayub Khan公开表示,将基于《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政策(2020)》重塑巴基斯坦能源行业结构,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合作,并通过免税和竞标等措施引资,以全面推进该国清洁能源发展,从而最终完成提供可持续、可负担、可靠的能源的目标。b
11-30
中核集团南阳、开封清洁供能项目实现供暖

中核集团南阳、开封清洁供能项目实现供暖

“11月13日,中核集团首个分布式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开封市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经过紧张有序的供暖调试准备后,正式启动供暖。”“11月15日,随着热泵机组在轰鸣声中启动,中核集团首个清洁能源供热供冷自建项目——南阳市中心城区再生水源热泵供热供冷项目投入试运行。”
11-27
纬度高的北欧为什么会转向太阳能呢?

纬度高的北欧为什么会转向太阳能呢?

说到太阳能,通常一开始并不会想到北欧,毕竟北欧纬度高天气冷,有些地方又有永昼与永夜的自然景观,依靠日照来发电的太阳能自然不会是首选,而确实,北欧的水力发电、风力发电与地热为主要的新能源发电来源。
盘点受RCEP协议签订的利好能源公司及能源产品

盘点受RCEP协议签订的利好能源公司及能源产品

今年早些时候,能源一号对于逆变器和组件厂商在海外工厂、联络点以及办事处做过相对完整的梳理,以下是具体信息。今年以来,包括晶澳科技、隆基股份在内,还陆续收购和新建了一些海外基地。这些中资在海外的办事机构及投资项目,不少属于RCEP所在的亚太国家范畴内。
11-19
 汪集暘呼吁探索长三角地区地热开发利用新路

汪集暘呼吁探索长三角地区地热开发利用新路

1月9日,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长三角地区地热考察安徽座谈会在合肥举行。中科院院士汪集暘在座谈会上表示,在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长三角地区,针对“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理念,要系统厘清地热资源家底、开发利用现状与需求,提出战略与对策,探索长三角地区地热开发利用新路,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
11-17
新能源领域各界专家齐聚大同,为全国能源革命贡献力量

新能源领域各界专家齐聚大同,为全国能源革命贡献力量

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能源局、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新能源产业技术发展”专家创新大讲堂在山西大同开讲,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的新能源领域各界专家齐聚大同,为全国能源革命、转型发展之路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11-03
地热知识点,了解一下?

地热知识点,了解一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气候变化为核心的全球环境变化,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与气候频发等,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来生存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增加能源供应和来源途径、改善能源结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作为新型能源的地热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它具有低成本、可持续利用和环保等其它能源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点。
11-02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研发制造的3000米长热管!实现了中深层地热开发技术的重大突破!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研发制造的3000米长热管!实现了中深层地热开发技术的重大突破!

10月26-28日,第四届全球科技创新大会(G-STIC)在线上举行。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专家在会上披露,该所研发设计制造的3000米长热管,可安装在热干岩地热井中,实现了中深层地热开发技术的重大突破。
10-28
曹耀峰:后疫情时期,发展完善地热产业链

曹耀峰:后疫情时期,发展完善地热产业链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地热能在夏热冬冷地区规模化供暖制冷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夏热冬冷地区清洁供暖是民生所向、大势所趋。”近日,在“挪宝集团·2020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曹耀峰表示。
10-19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50周年:推动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利用的挑战与建议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50周年:推动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利用的挑战与建议

今年是李四光提倡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50周年。1970年李四光提倡和动员全国研发地热新能源,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地热勘查和开发利用的高潮。时至今日,我国地热整体开发利用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据业内粗略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地热暖气(制冷)建筑面积达10亿平方米量级,地热直接利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地热发电装机数十兆瓦,世界排名中游。
10-19
“十三五”即将收官,面临着地热装机目标落空的尴尬境地,原因何在?

“十三五”即将收官,面临着地热装机目标落空的尴尬境地,原因何在?

我国西藏和云南地热带有高温地热资源分布,可用于地热蒸汽发电,全国中低温地下热水的直接利用量居世界第一。《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出,到2020年,我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约530兆瓦。即除去此前已建成近30兆瓦,“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地热装机容量为500兆瓦。
10-19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尔海地区可满足当今世界三分之一以上锂需求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索尔海地区可满足当今世界三分之一以上锂需求

根据New Energy Nexus公司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加利福尼亚州索尔海(Salton Sea)地区正在大力发展锂行业。行业专家认为,该地区可以满足当今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锂需求,这将帮助美国建立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电池国内供应链。
10-19
Rystad能源公司分析报告:全球地热发电未来5年的总投资将达到250亿美元

Rystad能源公司分析报告:全球地热发电未来5年的总投资将达到250亿美元

10月11日报道,在能源转型加速的推动下,随着能源公司多元化市场发展,预计地热额定容量将在未来5年内扩大。Rystad能源公司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全球地热发电能力将从2020年底的16吉瓦(GW)上升到2025年的24吉瓦,未来5年的总投资将达到250亿美元。全球地热井钻孔数量将从2019年的223口上升到2025年的380口,这一增长将令从事油井相关服务的油气供应商松了一口气。
10-15
挪宝集团·2020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现场概况

挪宝集团·2020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现场概况

2020年9月14-15日,挪宝集团·2020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盛大召开。大会以新需求·新思路·新发展,探索地热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采用线下+线上VR直播,并同步举办了线下CIGEE中国地热展+线上中国地热展VR云展会。来自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两院院士,行业协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家等700余名嘉宾现场出席了本次大会。同时,国内外的地热能及地源热泵行业相关从业者还通过地热加APP在线收...
10-10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