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油

关注
Pioneer CEO:美国页岩热潮即将结束

Pioneer CEO:美国页岩热潮即将结束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预测,美国今年的石油产量将增加59万桶/日,达到1244万桶/天。不过,EIA还表示明年的产量增长将仅为19万桶/日,与今年的预测相比,这一数字大幅下降
03-10
欧佩克官员与美国最大页岩公司高管讨论全球石油供应紧张问题

欧佩克官员与美国最大页岩公司高管讨论全球石油供应紧张问题

在剑桥能源周(CERAWeek)会议期间,美国一些大型页岩公司的高管们与欧佩克高级官员讨论了全球石油供应紧张问题
03-10
页岩油高管称美国产能很快触顶,油价突破关键阻力位

页岩油高管称美国产能很快触顶,油价突破关键阻力位

“美国最大的油田”二叠纪盆地产量将见顶,美国原油供应前景低迷
03-07
今年美国页岩钻探商的盈利可能不会大幅增长

今年美国页岩钻探商的盈利可能不会大幅增长

创纪录的利润,这将是对去年全球石油行业状况的最好总结。从大型石油公司到美国页岩气独立公司,每个人都从俄乌危机引发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中获利。但派对似乎结束了,至少对页岩钻探商来说是这样
03-06
达坦能源科技首席油藏科学家应邀赴浙江油田开展 “北美页岩/致密油气开发生产理论与增产提效实践认识”技术交流

达坦能源科技首席油藏科学家应邀赴浙江油田开展 “北美页岩/致密油气开发生产理论与增产提效实践认识”技术交流

2023年2月20-21日,“北美页岩/致密油气开发生产理论与增产提效实践认识”技术讲座在浙江杭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成功举办。
02-23
钱多油井少!美国页岩油掀起“并购潮”

钱多油井少!美国页岩油掀起“并购潮”

过去一年里赚得盆满钵满的页岩油生产商正掀起一场并购浪潮,争夺日益稀缺的美国优质页岩油钻探地
02-13
43.93亿吨!“三桶油”将重点开发这一种油气资源

43.93亿吨!“三桶油”将重点开发这一种油气资源

有这样一种能源,我国资源丰富,技术可采储量世界排名第三,却没有大量开采。它就是页岩油。
02-10
天山南北油气生产忙

天山南北油气生产忙

高耸林立的钻机加快向地球深部挺进,先进智能的油气生产设备开足马力,轰隆作响的气流在管道中滚滚向前……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准噶尔盆地,新疆各大油田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
02-07
如果美国页岩油气繁荣结束,全球石油产量能上升吗?

如果美国页岩油气繁荣结束,全球石油产量能上升吗?

全球月度石油产量在2018年11月达到峰值,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全球石油产量是否会再次达到这一高度
01-05
分析师:美国页岩油热潮落幕,全球石油产量峰值可能已过

分析师:美国页岩油热潮落幕,全球石油产量峰值可能已过

据能源分析师科布(Kurt Cobb)此前发布的文章,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放缓,可能意味着全球石油产量已经见顶
01-03
新疆油田吉木萨尔页岩油年产量超50万吨

新疆油田吉木萨尔页岩油年产量超50万吨

页岩油是附着在页岩石或者缝隙中的石油,属于最难开采的油之一。因此,开采页岩油,在业内也被叫做从石头缝里“挤”石油。 记者今天(12月19日)从中国石油得知,新疆油田吉木萨尔页岩油的年产量已经突破50万吨,这也标志着我国首个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绩。
12-22
强强联手 探出页岩油开发“胜利”之路

强强联手 探出页岩油开发“胜利”之路

近日,由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以下简称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负责施工的国家页岩油示范区樊页1试验井组8口井顺利交井,标志着樊页1试验井组全面完工,创造了国内东部油区页岩油水平井多项高指标、新纪录。
12-06
中国古龙页岩油已累计产原油逾9.7万吨、天然气超3960万立方米

中国古龙页岩油已累计产原油逾9.7万吨、天然气超3960万立方米

“古龙页岩油高端论坛”主办方12月2日通过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向媒体发布消息说,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自2020年取得突破以来,于2021年提交预测地质储量12.68亿吨,截至目前,累计产原油9.76万吨、天然气3960.96万立方米。
12-05
2亿吨稳产,有TA一份力!

2亿吨稳产,有TA一份力!

页岩油气稳产增产和扎实稳妥推进发展,力争‘十四五’成为我国原油2亿吨稳产和未来规模上产的重要资源支撑。
11-07
3878亿立方米!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获得重大发现

3878亿立方米!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获得重大发现

10月18日中国石化发布消息,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在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评价落实地质资源量达3878亿立方米。
10-19
页岩油是指以页岩为主的页岩层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其中包括泥页岩孔隙和裂缝中的石油,也包括泥页岩层系中的致密碳酸岩或碎屑岩邻层和夹层中的石油资源.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