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6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比亚迪获颁国内首张SGS承诺碳中和符合声明证书。比亚迪集团品质处总经理赵俭平、比亚迪集团地区总经理曾银水、SGS中国区总裁郝金玉博士、SGS知识与管理服务事业群中北区总监郭世同、SGS上海总经理牟奇志等出席了颁证仪式。
日前,乘联会公布了中国汽车销量数据,特斯拉10月份批发销量再次超过5万台,达到了54391台,同比增长245%!仅次于比亚迪(80373台)。其中,用于出口的车型首次突破4万辆,将近占批发总量的80%,今年以来累计总量更是达到15万辆。
每月首日公布销量的造车新势力们,正在形成强烈的局部关注效应。11月1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相继公布10月份交付量数据。虽然,三家都被“缺芯”难题所困,但小鹏汽车时隔许久,终于登顶造车新势力月销榜榜首,10月份交付量再破万辆,达到10138台;刚收获360集团融资的哪吒汽车,以8107辆的成绩挤进第二名;理想汽车以7649台交付总数,守住第三把交椅。
近日,比亚迪宣布旗舰纯电动车型汉EV已经运抵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乌拉圭、多米尼加共和国、哥斯达黎加以及巴哈马等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虽然目前不清楚这些车辆是为当地经销商提供的展示用车,还是真正交付给消费者的新车。
10月28日晚间,比亚迪披露了截至9月30日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比亚迪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43.07亿元,同比增长21.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降27.50%。 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451.92亿元,同比增长38.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3亿元,同比下降28.43%。
对于比亚迪而言,一场对撞试验,固然不会对它的8000亿市值形成冲击;但比亚迪自产内销的封闭体系带来的后果已初现端倪。
时尚是个轮回,汽车圈似乎也是如此。曾几何时,微型纯电动汽车占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但随着补贴退坡、消费升级,微型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不断被压缩,市场销量更呈现出断崖式下跌。然而,去年以来,沉寂许久的国内微型电动汽车市场仿佛一夜之间突然爆发,迅速崛起。在五菱宏光MINIEV一跃晋升为“国民神车”的情况下,欧拉黑猫、长安奔奔E-Star、奇瑞小蚂蚁等一系列微型、小型电动汽车,给国内电动汽车市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续航里程能够达到多少?动力电池水平如何?充电换电还能更便捷吗?这些都是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的重要考量。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这些问题有哪些进展?
随着上市公司年中报披露落下帷幕,各大车企也悉数交出了“期中考”的“成绩单”。透过纷繁复杂的数据不难发现,“新能源”这个元素似乎成了“提分宝典”,大多车企都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单科成绩”放在半年报的显著位置,并表露出继续发力的决心。
两者似乎很难放在一起比较,主要是因为特斯拉已经成为一家全球化的科技创新公司,并且通过新能源汽车就在市值上击败了多家百年历史的燃油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特斯拉对比亚迪也是遥遥领先。
为响应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政策要求,比亚迪继在年初宣布启动企业碳中和规划研究之后,在8月19日正式启动坪山工业园首个“零碳园区”项目,打造中国汽车品牌首个零碳园区总部。同时,为提升企业碳排放管控能力和水平,比亚迪已在近期正式成立了由集团主要领导负责的碳排放管理委员会,下设委员会办公室,把落实双碳目标作为集团和事业部“一把手工程”来抓。
比亚迪汉跻身年销量10万+的爆款车型行列,7月份新能源车销量也为全系乘用车销量贡献增速。此外,刀片电池的外供进展成为市场关心的敏感点,乐观预期下,比亚迪股价在本周连创新高。
比亚迪新上市电动车全面换装刀片电池。而在去年推出刀片电池之前,比亚迪的新能源乘用车绝大多数采用三元锂电池。7月19日,记者从比亚迪方面获悉,该企业新上市电动车全面换装刀片电池。而在去年推出刀片电池之前,比亚迪的新能源乘用车绝大多数采用三元锂电池。
批发零售双破百万,2020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车市交出傲人成绩单。昨天,全国乘联会发布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2021年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7.5万辆。上半年数据也随之出炉,今年1至6月乘用车零售累计达到994.2万辆,同比增长28.9%,处于2011年以来的历史高位。乘联会分析,超强增长的原因首先是去年的低基数效应,其次是新能源车的增长贡献度不断加大。
“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70%。”在近日举行的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作为对市场上当前需求和潜在市场需求的一种比较,这一比率的提高不啻于给已经处于上升通道、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领先地位的民营车企打了“鸡血”。
作为新能源汽车引领者,比亚迪乘用车现已构建起传统燃油、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全擎全动力产品体系.2015年起,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连续三年取得全球销量第一,并以高颜值、电动化、智能网联为核心发展方向,开启了造车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