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是欧亚经济联盟《2025年前欧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
记者18日从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获悉,由中国建设银行主承销,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日前成功发行2021年度第一期定向债务融资工具(能源保供用途),发行规模2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3.8%。这是安徽省首单能源保供用途债券。
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政策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021年11月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资委和中央企业交易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博会“越办越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心组织98个交易分团、16700多人参加本届进博会,在采购规模、采购内容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部署,心怀“国之大者”,充分履行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增加绿色电力消费,深入挖掘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10月12日,中国-塞尔维亚绿色能源合作研讨会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会议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塞尔维亚矿业与能源部、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共同主办。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与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陈波分别代表中方致辞,塞副总理兼矿业与能源部部长米哈伊洛维奇代表塞方出席并致开幕辞。
9月7日,来自17个省份的259家市场主体,以线上线下方式完成了79.35亿千瓦时绿色电力交易,这是当天我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正式启动后的首次交易。
9月7日,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其中,浙江省共有32家风光发电企业与30家电力用户合计成交50笔交易,成交电量3.0075亿千瓦时,用户侧自愿在目录电价基础上平均加价0.01元/千瓦时购买绿色电力。
9月7日,在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指导的“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上,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发布了《在线会议助力碳减排量化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研究结果显示,平均每次在线会议产生的减排量为27.932kgCO2e(二氧化碳当量)/次,每人次在线会议产生的减排量为2.202kgCO2e/人次。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复函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推动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为什么要推出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绿色电力交易如何组织实施?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为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于2021年8月6日,在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开征集2021年‘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国际合作相关项目承担单位的公告”。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8月18日经专家评审,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如下:
近日,随着相关配套政策举措渐次落地,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生活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的新常态。据统计,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的38.6%,增速是GDP增速的3倍以上。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式,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的新的生产方式在能源领域的具体应用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的实现。
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再度迈出实质性步伐。自7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正式施行,对金融机构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业务开展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将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
推动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不懈追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刻改变着中国,也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由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宝武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15日在沪签约设立,总规模500亿元,首期100亿元。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